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4篇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112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率85%。经阴道超声(TVS)较经腹部超声(TAS)图像清晰,能早期发现异位妊娠小病灶。结论掌握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对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2.
随着我国现代医疗理念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护理技术不断提高,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护理等新兴的护理领域正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产妇在产前产时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3.
肺栓塞临床诊治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疗集团所属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4例肺栓塞患者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卧床≥3d、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75.6%),咳嗽52例(31.7%),深静脉血栓症状42例(25.6%),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PE三联征"10例(6.1%)。2005年以前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肺动脉造影及尸检诊断,2005年以后主要根据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大面积肺栓塞主要以溶栓为主,次大面积肺栓塞2005年前以抗凝为主,2005年后溶栓为主。结论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对确诊患者应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肺栓塞涉及多学科及领域,应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和诊疗水平,规范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抗凝组37例、阿替普酶组32例、尿激酶组27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右心功能变化、血栓再通率、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右心功能均有好转,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与单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栓再通率比较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高于单纯抗凝组(P〈0.05),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单纯抗凝组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替普酶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抗凝、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可以改善右心功能不全,尤其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李志娟 《吉林医学》2013,34(24):5050-5050
目的:对ICU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出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2例ICU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52例ICU脑出血的患者中,有42例并发肺部感染,所占比例为27.63%。而造成肺部感染的几大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史、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年龄。结论:ICU脑出血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很高,医院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使在院的患者患肺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分析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MCT)及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征象,并探讨MSCT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4例PMCT及46例NG的MSCT表现,从结节的形态及边缘、有无钙化、钙化的部位及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有无淋巴结增大方面,分析PMCT瘤体与NG结节的MSCT特征,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MCT与NG组间结节的边缘、钙化部位、钙化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的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结增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PMCT与NG结节的各种MSCT征象,有助于PMCT与NG的鉴别诊断,并提高PMCT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别采用CT、MRI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均为东莞东华医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CT与MRI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结果:通过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确诊,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共检出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35例。CT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位上的准确率与MRI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性上的准确率与CT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CT与MRI的准确率均较高,且各有优点,其中CT在定位诊断上优势更为明显,MRI在定性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建议在临床上结合CT与MRI进行诊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0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通心滴丸,7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自然肽N端前体蛋白(NT-Pro BNP)、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SDNN)、相邻NN期间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5 min正常窦性R-R期间平均值(SDAN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可改明显善患者心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李志娟 《吉林医学》2014,(9):1966-196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6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情况、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36例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且PaCO2、PaO2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呼吸衰竭患者急性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方法对比进行综合干预前后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其中2013年度未进行综合干预,2014年度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80.38%,干预前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3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ICU、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技科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79.83%、79.58%、80.17%、74.65%、87.06%、83.03%,干预前ICU、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技科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44.02%、38.07%、38.45%、34.88%、35.90%、6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师、护士、护理员、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79.13%、79.02%、86.62%、71.97%,干预前医师、护士、护理员、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35.68%、35.24%、38.65%、36.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手卫生依从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