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83篇
预防医学   118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对成人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的形态学测量,探讨其形态特征规律为临床诊疗、置钉设计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40套(80侧)成人胸廓干骨标本,进行相关指标观测,并按不同节段统计分析。 结果 横突肋凹横槽形仅见于T1和T2,凹面形T1~4渐增,平面形T5~9渐增,T11、T12基本无肋凹;横突肋凹上位T4~8渐增,中位T1~4渐增,T5~9由63.7%渐减到11.3%,下位T1~7渐减;肋结节关节面平面型呈正态分布,凸面型除R7外,均占23.0%~50.0%,凹面型R1、R2分别为27.5%、33.8%,其余分布极少,R11、R12基本无关节面;肋结节关节面仅R1出现上位,占10.0%,中位R1占80.0%,R3~11占3.8%~26.3%,下位R2~10占60%~96.2%。 结论 椎骨横突肋凹由凹到平、位置逐渐上移;肋结节关节面由凸变平位置逐渐下移;临床应用应根据1~12肋的相关参数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推测血必净缓解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恶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肝素组(Ⅲ组)、血必净高剂量治疗组(Ⅳ组)与血必净低剂量组(Ⅴ组)。采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模型制备采用小剂量分次阿霉素-间羟胺-高脂饲料法。观察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Ccr)、肌酐清除率,肾血流,肾小球硬化指数(SI)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在肾脏的表达及药物对其影响。结果:Ⅳ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肾血流变化,Ⅳ组肾血流明显增加,SI明显降低,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Ⅳ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993.
背景:钩突增生常导致颈椎病发生,无需内固定的钩椎关节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但尚存诸多问题。目的:建立全颈椎(C0-T1)三维有限元模型,切除钩突不同范围后,探究颈椎关节突的应力变化特点和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岁男性正常成人志愿者进行全颈椎螺旋CT轴位薄层扫描来获得原始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Hypermesh、Abaqus等软件技术建立C0-T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在C5椎体上构建单侧钩突切除50%、100%和双侧钩突切除100%的3种模型组,然后加载相同力矩赋予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6种工况,以观测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关节突关节在不同状态下的应力与位移变化。结果与结论:(1)通过构建全颈椎正常与切除钩突不同范围后的有限元模型,加载相同力矩后发现颈椎关节突的受力集中区由正常组的C6处上移至切除不同范围钩突组的C5处,得出关节突的受力随椎序增加呈现递增趋势;(2)...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T9平面形逐渐增多;T10~T12无明显横突肋凹并逐渐增多;横突肋凹的位置在前端上中位T1~T3均为零,T4~T9逐渐增多,到T10渐减。结论:横突肋凹T1、T2存在横槽形,T3、T4均为深凹面形;横突肋凹形态特征T1~T12与相应椎骨肋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20世纪70年代,急危重症领域奠基人王今达教授创建了全国首个中西医结合急性"三衰"抢救研究室,对脓毒症等危重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系统研究.在"三衰"抢救精神的指引下,确立了治疗急危重症的"四证四法"(即毒热证和清热解毒法、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法、急性虚证和扶正固本法、阳明腑实证和通里攻下法)中医治则,为有效防治脓毒症...  相似文献   
996.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的颅颈区畸形,临床上可见伴有Arnold-Chiari畸形(ACM).我科确诊1例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80例化疗药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局部封闭加50%硫酸镁湿冷或热敷。实验组采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25%硫酸镁10 ml、50%葡萄糖20 ml、维生素B121 000μg混合均匀湿敷,2 d后评定化疗药液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是否完全消失,皮肤有无变软,皮肤颜色是否恢复正常。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皮肤变软,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未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结论:用自行配置的混合液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很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李志军 《华西医学》2010,(5):975-975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住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尿常规尿蛋白阳性为观察1组,尿常规尿蛋白阴性为观察2组,并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mAlb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尿液α1-MG和β2-MG。结果观察1、2组mAlb,α1-MG和β2-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1组增高更显著,观察2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往对颈椎棘突形态特征的研究多以成人为主.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棘突的形态特征.方法:在14~19岁年龄段青少年原配完整颈椎骨标本上对棘突分叉长度、角度、出现率和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并与成人干燥骨标本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青少年C2~C6棘突分叉长度分别是(7.73±1.82),(5.33±1.43),(5.62±1.57),(5.22±1.99)和(5.36±0.98)mm;分叉出现率分别是100.0%,80.0%,73.3%,80.0%和46.7%,其中C2分叉出现率最高,C2与其他节段间的分叉出现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7均无分叉.分叉角度从C2~C6分别是(63.07±26.00)°,(70.42±31.43)°,(84.09±31.51)°,(46.17±16.78)°,(59.00±16.90)°.分叉末端形状多呈倒"U"或"V"字型,部分为"M"型;在棘突基本形态特征和以上基本参数上与成人标本基本一致.结果提示14~19岁青少年C2和C7的棘突形态特征其基本参数与成人相似,可作为颈部推拿、中医理疗和手术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CT扫描、Unigraphics V18.0 软件进行影像边界记录、定标等方法,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重建三维结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处理技术,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通过计算机分析颈椎C_(3~4)的应力分布.验证重建模型的有效性.建立了颈椎C_(3~4)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证明其在仿真分析中是可行的.结果提示,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生物力学实验,可为计算机分析该模型的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