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神经精神状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对46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进行了研究。采用的免疫指标有外周血T细胞及T细胞亚群百分率、B细胞百分率、NK活性、NKCF诱生能力及IL—2的诱生水平测定,同时检测了3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为病人组外周血CD_3及CD_4细胞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_8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D_4/CD_8比值降低:B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NK活性及NKCF诱生能力明显增高:IL—2诱生水平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初步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多个免疫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32.
观察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能力,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T细胞总数及CD4亚群数均比正常人低(P<0.001),IL2诱生力降低(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减弱现象,并且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与吩噻嗪类药物治疗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应激、抑郁、各种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都能影响免疫功能的改变,精神抑郁还可能增加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神神经免疫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4.
孕期受微生物的感染常可导致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内发育迟缓以及新生儿死亡等,因此病原微生物对胚胎的影响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孕期常见的微生物感染类型、途径以及对胎儿的影响等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5.
研究显示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PTE)能有效降低慢性肺血栓栓塞症 (慢性肺栓塞 ,CPTE)的肺动脉压 ,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围手术期死亡率 <1 0 % [1 ] ,我们拟从超声角度评价PTE的近期疗效。对象与方法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8月间我院完成的 8例PTE手术。术前经超声、超高速CT、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肺动脉造影证实为慢性中心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超声测量参数包括 :(1 )左房、左室和右室舒张末前后径(LADD ,LVDD和RVDD)。 (2 )室壁运动 :M型超声显示室间隔中段舒张运动延迟和幅度降低为异常。常规观…  相似文献   
36.
作者用~3H—TdR掺入法检测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IL—2诱生能力。结果表明,患者组IL—2诱生能力明显降低。由于IL—2在细胞免疫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与IL—2生成减少有关。实验还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期患者IL—2诱生水平下降与产生IL—2的T辅助细胞下降之间无直接相关性,原因尚待探讨。此外,实验还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IL—2下降与服吩噻嗪类药物、病程等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7.
心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正常组与疾病组室壁运动速度的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技术的准确性,为定量评价局部室壁运动提供新方法。方法:分别对28例正常组与15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组、20例扩张型心肌病组(DCM)前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并同时将二维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组室间隔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DCM组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2DE-TDI显像中,正常组收缩中期前间隔与左室后壁以明亮的蓝色及红黄色编码,疾病组彩色编码暗淡或消失。结论:TDI将M型与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评价心脏整体功能,而且还能够对局部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是一有价值的显像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乳内动脉及血管桥的血流动力学,评价血管桥通畅性。方法:104例CABG术后患者的所搭血管桥中均包括左乳内动脉(LIMA)与前降支或其远端吻合。以多普勒超声观察LIMA及血管桥血流形态、方向和流速等。以右侧未搭桥乳内动脉(RIMA)或术前同侧LIMA资料作为比较。结果:LIMA血管桥血流以舒张期(D期)为主,流速0.31±0.27m/sec,较术前及RIMA明显增高。收缩期(S期)流速0.31±0.25m/sec,较术前及RIMA明显降低。D/S为1.86±1,较术前及RIMA明显升高。术前LIMA与RIMA血流以S期为主,D期仅见少许血流信号。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CABG前后乳内动脉及血管桥的形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9.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二尖瓣反流性病变修复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 19例二尖瓣反流 (MR)患者 ,体外循环 (CPB)前及修复术后 ,应用TEE评价二尖瓣结构的异常。在相同的仪器条件和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下 ,以实时目测法估测MR。结果 CPB前TEE检查纠正术前诊断 1例。CPB前MR(3 .4± 0 .5 )级 ,修复后残余MR(1.2± 1.0 )级 (P <0 .0 0 0 1)。 2例因残余MR 3级 ,再次转机行二尖瓣替换术。17例修复术患者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示残余MR与术中TEE残余反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0 .9± 0 .7)级vs (0 .9± 0 .8)级 ,P >0 .0 5 ]。后叶病变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前叶。结论 TEE在二尖瓣修复术前后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二尖瓣结构和血流的信息 ,以指导手术治疗。实时目测法半定量评估MR是术中可靠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进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其中3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1例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例为干下室间隔缺损。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形态、部位以及毗邻关系。结论 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了室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与以往三维重建超声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可迅速得到室间隔缺损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