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9篇 |
内科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发展。方法:手工检索并参阅国内外20多篇文献资料。结果:综述了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机理、适用范围,主要制备方式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结论:提示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适用于分子量大,难以吸收和无法用普通剂型给药的药物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142.
143.
二尖瓣前叶夹层1例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37)李建蓉,刘延玲,刘汉英患者男,36岁。既往体健,无诱因突发咳嗽,不能平卧,查心率30次,安装VVI型永久性起搏器,同时给于强心利尿治疗,症状缓解。3月后出现在胸前和背部疼痛具压迫感,... 相似文献
144.
贵州铜仁地区人民医院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尝试使用杜冷丁在人工流产、清宫、诊刮等官腔操作术前缓慢静脉推注,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和宫颈扩张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5.
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及两者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36例,心功能按NYHA 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和胺碘酮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结果各组治疗心率失常的近期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14.1341,P<0.01),胺碘酮组与胺碘酮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组均优于β受体阻滞剂组(x2=4.9851,P<0.05),胺碘酮 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荆组优于胺碘嗣组(x2=13.0213,P<0.01);随访两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三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17.1669,P<0.01),胺碘酮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组优于另外两组。结论AMI早期联合应用胺碘酮 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荆可预防心血管事件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筛选与雌激素受体(ER)α结合力最好的中药成分并验证其抗胃腺癌效果。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比较雌激素受体基因与胃腺癌中的相关性并评估雌激素受体1基因表达量与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借助分子对接对比20种中药成分与ER-α结合性能,采用噻唑兰(MTT)实验验证甘草素抗胃腺癌效果并通过抗体封堵实验验证甘草素的作用靶标蛋白。结果 ESR1在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中表达低,是影响患者首次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20种黄酮类物质中与ER-α对接能力最好的为甘草素。与空白对照相比,300μmol/L、500μmol/L、1 000μmol/L甘草素组胃癌细胞抑制率均升高[分别为18.0±4.8、16.9±2.5、54.1±4.7;均P<0.05],甘草素+ER抗体组与甘草素组相比,胃癌细胞抑制率降低[分别为31.3±0.7、46.2±0.3; P<0.05]。结论 甘草素与ER-α对接能力最强,可激活ER-α抑制胃腺癌进展,有望成为胃腺癌治疗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7.
原发性肺动脉恶性肿瘤致肺栓塞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患者男性 ,45岁 ,因“心悸、呼吸困难 1年加重 1 0天”入院。体检示胸骨右缘 3~ 4肋间收缩期杂音 ,P2 亢进。心电图 (ECG)示SⅠQⅢ ,TⅠ、Ⅲ 低平 ,TV1~ 4 倒置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右肺纹理稀疏。超高速CT和肺动脉造影显示“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内巨大充盈缺损 ,右肺动脉未显影”。核素扫描示“右肺未显影 ,下肢深静脉回流不畅及侧枝循环形成”。超声发现右房室明显扩大 ,重度肺动脉高压 ;主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内中低回声团块 (图 1 ) ,但未查外周深静脉。临床诊断为“肺栓塞急性发作 ,重度肺动脉高压 ,… 相似文献
148.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室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用超声方法测量了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参数,并与右心导管术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二尖瓣及三尖瓣均表现为E峰流速降低,E/A<1及心室等容舒张时间间期(IVRT)明显延长,但二尖瓣A峰流速变化不明显,而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室间隔左移,使左室内径减小,且与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相关显著,整个心动周期左室偏心指数(EI)明显增大(p<0.001)。右室游离壁明显增厚,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也增厚(p<0.01;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而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主要是舒张功能降低且与舒张期左室几何形状即室间隔的移位及肺动脉压增高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 9岁。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胸闷不适两个月 ,症状加重伴左下肢疼痛 2天。阳性体征 :心界向右扩大 ,肺动脉听诊区第二音亢进分裂 ;右下肢周径大于左下肢 ;左小腿皮肤温度较右侧低 ,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 :Ⅲ及V1~ 3 导联T波倒置 ;心脏相 :双肺纹理偏重 ,主动脉结宽 ,右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①右股浅静脉远心段及静脉内充满低回声 ,血管压缩性消失 ,血流中断 (图 1) ,提示存在深静脉血栓 ;②下肢动脉检查发现 :左动脉腔内低回声充盈 ,动脉搏动消失 ,血流完全中断 (图 2 ) ,在血流中断上游有侧支血管开… 相似文献
150.
肺动脉闭锁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肺动脉闭锁的超声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证实的肺动脉闭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二维心动图各切面均不易显示发育不良的主肺动脉,联合运用彩色及连续波多普勒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依据室间隔完整性可将肺动脉闭锁分为室间隔完整型和室间隔缺损型:前者主动脉与肺动脉关系大多正常,后者动脉关系可转位或正常并易误诊为法洛四联征或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血流主要来源于未闭动脉导管或(和)体肺侧支血管。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肺动脉闭锁。在超声探测中应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左右肺动脉有无融合、肺血管及右室发育状况、肺血来源以及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以便正确指导外科手术的筛选及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