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岁,无意中发现腹部右侧包块,临床无明显不适,血常规正常。CT检查CT平扫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内见一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界较清楚,大小约为8.0㎝×8.0㎝×12.0㎝,邻近血管受压移位,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昆明市盘龙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盘龙区优化配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盘龙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200人,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访谈提纲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市盘龙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以临床人员为主,占71.2%;高职称人员较少,占6.8%;本科以上学历构成不高,占26.2%。城区及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年龄分布、职称、学历分布存在差异。[结论]应进一步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结构,均衡发展不同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副肿瘤性重症肌无力(MG)的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罕见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和漏诊,辅助临床完善相关诊治,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搜集的2例经本院术后病理确诊的纵隔FDCS伴发PNP和/或MG患者的所有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例均为男性患者,均同时伴发PNP,临床症状主要是口腔溃疡,全身散在分布红色及暗红色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其中1例患者同时伴有MG及严重呼吸困难。CT平扫2例病变均发生于后纵隔偏右侧气管隆突下水平,单发实性肿块伴多发囊变坏死,均可见点状或分支状钙化,不同程度推压右肺下叶支气管,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同时合并MG患者的病灶3个月内逐渐增大、囊变坏死区逐渐增多。结论 FDCS伴发PNP和/或MG罕见,早期易误诊、漏诊,但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且MSCT的某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均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要充分认识PNP、MG与FDCS的内在联系,做到及时准确诊断以协助临床尽早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75.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CTA资料,分别用减影法及非减影法CTA对原始扫描数据行后处理,运用X~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内动脉(ICA)终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中动脉(MCA)起始段狭窄或者闭塞的检出率,以及颅底异常血管网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的显示情况等有无差异,同时评价DSCTA重组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DSCTA与常规CTA在后处理时间上是否有差异.结果 DSCTA重组图像的质量均能满足颅内血管病变的显示.DSCTA和常规CTA分别显示46例和32例ICA终末段病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5,P<0.01).DSCTA分别显示48例ACA起始段病变、52例MCA起始段病变、38例颅底异常血管网和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常规CTA则分别显示41、47、34和13例,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A和常规CTA后处理平均时间分别为(8.5±2.5)和(14.5±2.0)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7,P<0.01).结论 DSCTA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有利于烟雾病患者ICA终末端病变的检出,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利用fMRI探讨尾状核激活在抑郁症情绪记忆中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单相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另纳入健康志愿者(正常组)44名,男23名,女21名。采用120幅彩色情景图片,分为编码和立即提取两个阶段,对所有对象行3.0TfMRI,分析并比较组间及性别间对图片反应正确率及尾状核激活差异。结果抑郁症组男性和女性对情绪图片反应正确率均低于正常组[男性:(65.12±20.25)%vs(79.30±16.17)%,女性:(64.41±25.20)%vs(79.43±15.24)%;P均0.05),抑郁症组女性对中性图片反应正确率低于正常组[(45.11±23.03)%vs(63.38±19.13)%,P0.05]。fMRI中抑郁症女性全脑激活以瞬时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其右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男性(P0.05);男性全脑激活以持续效应为主,双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均强于正常组(P0.05),左侧尾状核头部激活强于女性(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尾状核激活存在性别差异,与尾状核头部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分析12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增强表现等,以同期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2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共17个病灶,腮腺后下象限14个(82.3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部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腮腺腺淋巴...  相似文献   
78.
刘文慧  钱银锋  曾艳  李小虎 《安徽医学》2020,41(12):1430-1433
目的 比较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容积直方图与传统测量ADC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的差异,探讨直方图相关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临床诊断为脑肿瘤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20例高级别胶质瘤、25例脑转移瘤,回顾性分析患者头颅MRI资料。分别用ADC全容积直方图及传统测量ADC进行肿瘤弥散加权成像的评估,测量记录直方图相关参数,包括峰度、偏度、平均ADC、最大ADC、最小ADC、中位ADC、极差及百分位点的ADC。对比相关参数及传统测量法ADC在2种肿瘤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传统测量法的ADC值为(0.82±0.23)×10-3 mm2/s,脑转移瘤为(0.89±0.25)×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全容积直方图测得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峰度、偏度、最大ADC和极差分别为(4.40±2.08)×10-3 mm2/s、(0.87±0.72)×10-3 mm2/s、(2.63±0.44)×10-3 mm2/s和(2.14±0.52)×10-3 mm2/s,脑转移瘤患者分别为(3.12±1.44)×10-3 mm2/s、(0.41±0.55)×10-3 mm2/s、(2.17±0.65)×10-3 mm2/s和(1.55±0.69)×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敏感度为84.62%,偏度系数的特异度为90.00%。结论 全容积ADC直方图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中具有优越性,优于ADC传统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碘盐加工烤馕中碘含量损失. 方法 用统一方法 制作馕,按形状、加辅料的、出炉时间不同及改进工艺分组,用碱示灰化法测定处理样品,砷、铈氧化还原法测定碘含量. 结果 烤制时间短的馕碘损失较少,在烤好的刚出馕坑的馕上涂溶有碘盐调料的改进馕碘损失较少. 结论 要保持碘盐的稳定性,保证人群能够摄入足够生理所需要的碘,维持较高的碘营养水平,必须在烹饪过程中正确使用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病,生活在新疆的居民最好食用改进工艺的馕.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成都市禽类工人、建筑工人和门诊病人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和效果评估,以增强重点人群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干预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三类重点人群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有所提高,建筑工人的知识知晓率由66.0%提高到78.9%;禽类工人疫苗接种率从77.0%增至85.0%;门诊病人主动参与预防流感流行活动由干预前59.0%增加到干预后71.0%;但人群对政府应对流感行动的信心不足,相关行动配合积极性不高,对流感大流行相关社会或家庭预防、控制措施准备不充分。结论政府部门应积极制订相关政策,并继续选择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流感相关知识,以增强群众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信心及责任心,形成良好的预防控制流感大流行的心理和相关行为,最终提升我市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