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和经皮射频消融(RFA)等介入性微创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9月~2003年9月84例HCC分为5个治疗组:(1)TACE组13例;(2)PEI组16例;(3)TACE联合PEI组10例;(4)RFA组23例;(5)RFA联合PEI组22例。结果TACE组13例中有5例接受二期手术切除,其中3例见残留的癌细胞;余8例治疗后1、2、3年的复发率为25.0%、50.0%、87.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0.0%和12.5%。PEI组16例治疗后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8.6%、50.0%和78.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8.8%和25.0%。TACE联合PEI组10例治疗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0.0%、50.0%和8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40.0%和10.0%。RFA组23例,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8.7%、21.7%和34.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7.0%和60.9%。RFA联合PEI组22例,3例改行手术切除,其余19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10.5%,2年复发率为26.3%。1年生存率为89.5%,2年生存率为78.9%。结论HCC的微创治疗创伤小,治疗后能保持较高的生存质量。以RFA为代表的局部治疗,对HCC治疗坏死程度较高,理论上其疗效将会接近或者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李学  王建平  马建军  王冰 《临床荟萃》2007,22(17):1247-1250
为更准确地评价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认知功能与梗死灶的关系,我们对140例ACI患者进行影像学分型,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检测,对比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ACI患者均为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一和内二神经科住院的患者1  相似文献   
43.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预后的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早期未治疗PD患者分为tDCS组及对照组。tDCS组给予阳极刺激,电刺激强度为2.0mA;对照组给予伪刺激,即电刺激仪在刺激(电流强度为2.0mA)30s后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其他治疗参数同真刺激。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20min,每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50及P300潜伏期和波幅。 结果 治疗8周后发现tDCS组患者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和MoCA总分分别为(4.47±0.53)分、(2.13±0.57)分、(5.44±0.99)分、(1.89±0.31)分、(1.17±0.42)分、(5.73±0.67)分、(5.28±0.69)分和(26.35±5.61)分,与组内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CS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50波幅[(2.11±1.06)μV]较组内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DCS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314.7±33.4)ms]和波幅[(10.74±2.89)μV]与组内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DCS治疗能显著改善早期未治疗PD患者认知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50波幅,缩短P300潜伏期,增加P300波幅,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营养状况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明显优于对照组(65.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及MB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管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m、Vs及R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见该联合疗法值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张俊红 《山东医药》2010,50(8):68-6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U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3、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eion,SCI)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SCI患者(SCI组)4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7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活性(PA)、凝血酶活性(TA)、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血浆蛋白C活性(PC:A).结果 SCI组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6.7±25.3)% vs(143.6±21.1)%,P<0.01],SCI组APTT和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7±8.3)s vs (37.8±9.5)s,(9.2±1.8)s vs (15.3±2.8)s,P<0.01],SCI组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6±2.3)g/L vs(2.6±1.3)g/L,P<0.01],PA和T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Ⅲ:A和PC: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凝状态是S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我院自1988—07/2002—07共作胃镜检查34382例,检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18例,占0.05%,均经手法复位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音乐联合心理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伴睡眠障碍的PD患者分为对照组、音乐组、心理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PD药物(如多芭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治疗,根据每位患者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剂量及配伍。音乐组、心理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音乐或心理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音乐和心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1d后分别应用多导睡眠图(PSG)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对患者夜间睡眠和白天嗜睡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各组患者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S)、醒觉指数(AI)及ES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TST、SL、SE、REMS、AI及ES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后音乐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仅有TST及SL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21d后联合治疗组TST[(367.56±26.84)min]、SL[(17.66±5.16)min]、SE[(75.5±14.3)%]、REMS[(13.41±6.22)min]、AI[(25.9±10.8)次/h]及ESS评分[(10.4±10.3)分]均显著优于音乐组、心理组及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音乐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伴睡眠障碍PD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减少日间过度嗜睡,提高睡眠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中药治疗由上呼吸道感染及肿瘤等引起的高热有独特疗效 ,无论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癌性发热 ,均可辨证为阴虚热盛 ,治以清热解毒 ,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传统汤剂多为口服 ,但对于脾胃虚弱的幼儿及年老体弱患者 ,因口感较差或因寒凉败胃而影响患者的食欲。中药水煎灌肠能够克服上述不足而不影响药物吸收。一般资料1 0例病人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6~ 70岁 ;4例为上感发热 ,6例为癌性发热。体温在 3 8℃~40℃ ,此前均应用抗炎治疗 6天以上效果不佳。治疗方法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 ,治以滋阴解毒 ,方用青蒿鳖甲煎加减 :青蒿 1 2 g,柴胡 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