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37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75篇 |
综合类 | 117篇 |
预防医学 | 3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摘要】 目的:制备抗结核药物复合支架,并观察其载药性能、药物释放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磷酸三钙(β-TCP)、异烟肼(INH),通过结合相分离/粒子沥滤法制备成复合药物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形貌;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在体外测定支架的生物力学强度、载药率、包封率以及药物释放特性;将复合支架(PLGA/β-TCP/INH)埋入大鼠肌肉中,4周后取材固定、染色行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相容性。结果:PLGA/β-TCP/INH复合支架表面及内部呈均匀多孔状,孔隙分布较均匀,在大孔的周围布满了相互贯通的微孔,外形多为近似圆形,大孔直径约150~300μm,平均222±23μm,小孔直径约10μm;孔隙率为(86±3)%;抗压强度为1.93±0.65MPa,药物包封率为(66.73±2.65)%;在体外药物释放过程较平稳,其释放曲线较平滑;组织学检查显示埋入大鼠肌肉中4周支架周围组织正常,细胞无变性坏死。结论:PLGA/β-TCP/INH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力学强度、释药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有望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利用其修复骨缺损的同时发挥局部抗结核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接受腰椎融合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同时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性别比例、年龄、ODI评分、BMI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研究组术后第5天应用唑来膦酸进行干预,临床观察指标: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骨转换生化标志物CTX和PINP、骨密度和影像学变化。结果 获得完整随访病例资料2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术后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性下降 (P <0. 05),其中术后3个月时ODI评分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时进入平台期,术后12个月时有所回升,但研究组ODI评分在12个月时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研究组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CTX在术后3、6、12个月呈下降趋势,其中CTX下降幅度较大,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所测量的3个部位骨密度均有所改善,其中股骨颈改善显著 (P <0.05)。2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融合,随访中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研究组2例,对照组为6例,椎间融合器下沉研究组1 例,对照组4例。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在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植骨融合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耐药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4例,年龄5~79岁,平均47.3岁.其中34例患者有神经受损症状,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标准:A级2例,B级5例,C级13例,D级14例.根据病灶部位及病变程度采用经脊柱前路、肋横突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并在药敏试验结合耐药基因检测指导下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观察患者复发、神经功能恢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平均3.1年.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神经功能受损的34例,术后改善或完全恢复.X线或CT检查提示57例患者植骨融合.结论:对耐药脊柱结核,药敏试验结合耐药基因检测指导下抗结核治疗,个体化术式选择,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治疗多发伤合并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7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以创伤骨科为主体,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模式,快速评估伤情,在行损害控制性手术的同时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涉及会阴部及肛周感染患者早期行结肠造瘘术,局部的彻底清创、引流,持续氧灌注下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强生命支持等积极诊疗措施。结果坏死性筋膜炎引起的重症感染被有效控制,创面经过拉拢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后,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只有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发挥各自专业特长,遵循损害控制的原则,在积极治疗多发伤的同时,早期评估、早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早期造瘘、早期积极清创、充分引流,给予负压引流协助,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医院船在执行“和平友谊-2015”中马军演及“和谐使命-2015”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的过程中,船上医务人员多次组织医学交流会、卫勤演练展示、现场医学展示、技能培训,并多次赴当地医学机构参观交流,内容涉及战创伤救治、海水浸泡伤、军事训练伤、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舰艇卫生、传染性疾病等多个专业,与到访国或地区军事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文详细介绍了此次出访期间对外军事医学交流的特点、具体做法,并归纳总结了这些机构中值得我方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为今后医院船出访中对外医学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2种成像技术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对17名健康志愿者(女8例,男9例,22~24岁)行仰卧位MR和坐位CT排便造影检查。分静息、缩肛和排便3期获取盆底的冠状面图像,对肛提肌行形态学测量。结果:MR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穹隆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的不同部分出现矛盾运动,其中点下降(3.45±0.29)mm,内点上升(5.60±2.39)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10.76±1.10)mm,内点下降(10.47±1.29)mm。CT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漏斗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中点上升(6.45±2.05)mm,内点上升(13.39±3.93)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4.40±2.01)mm,内点下降(17.45±4.05)mm。结论: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FAK及FAKPY39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2例鼻咽癌及1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FAK及FAKpY397的表达.结果 FAK在鼻咽癌中有表达,主要见于肿瘤实质细胞胞浆及肿瘤间质,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AKpY397高表达于鼻咽癌肿瘤实质细胞胞膜,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鼻咽癌中存在着FAK及FAKPY397的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在鼻咽癌的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中西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0~1995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9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周。全部病人均有发热等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29.
<正>9月14日,集安市卫生计生局以服务百姓健康为主题,组织集安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内、外、妇、儿科和中医专家,在市遗址公园举行大型义诊活动。秋季是流行性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专家们向群众介绍了秋季防病知识,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不失时机地为群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针对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来大龄产妇增多的情况,妇科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某设备实验条件下不同位置脉冲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提出适当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分别在设备舱周围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累积一定数量脉冲辐射后进行测量;采用电离室型X、γ剂量率仪(FJ-347A)实时测量工作状态下不同距离处电离辐射剂量率水平。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人员和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提出不同工作位辐射防护建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累计接收3 000个脉冲辐射,设备舱外壁0.01~8.98 mGy,顶部0.01~15.67 mGy,距外壁1~12 m之间0.01~2.18 mGy,工作位0 mGy。工作状态下,X射线剂量率仪测得距设备舱外侧壁1~20 m之间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0.26~16 mGy/h。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电离室型剂量率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脉冲X射线测量;工作状态下设备舱外近距离处辐射剂量率较高,可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或者限制人员工作量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