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叙  范士志  李志平  蒋耀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67-1168,117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与IL-6、TNF-α、IL-10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围手术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组及普胸手术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IL-10水平变化.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结束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升高,与普胸组变化情况不同.结论体外循环可以诱发机体明显的炎症反应,同时诱发机体的抗炎反应.体外循环过程中,多种因素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及抗炎反应,体外循环过程所诱发的炎性及抗炎反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连枷胸合并血气胸行电视胸腔镜(VATS)下探查+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采取该方法治疗连枷胸合并血气胸32例,患者均治愈。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心脏破裂12例救治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对救治成功的12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为男性,年龄平均36.5岁。锐器刺伤9例,交通事故3例。心脏破口位于右心房2例,右心室7例,左心房1例,左心室2例,合并有胸骨和肋骨骨折3例,血气胸9例,肺裂伤5例,膈肌伤2例,肝脏伤1例,胰腺伤1例。3例在急诊室行床边开胸手术,9例在手术室手术。3例开胸前自主心跳已停止。结果所有患者治愈,生活、劳动能力都正常。结论外伤性心脏破裂的快速诊断、紧急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绝大多数毋须体外循环即可获得救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方法多样,具有广泛的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食管癌术中吻合口旁预置负压引流管治疗吻合口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68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腔内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吻合口旁预置负压引流管组(A组)、内镜下经鼻瘘口置入引流管组(B组)、传统治疗组(C组)。 结果: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胸内吻合1251例,发生吻合口瘘68例(5.4%),死亡14例(20.5%)。A、B组与C组的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重复置管次数对比A、B两组均与C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各组置管所需时间发现,A组吻合口旁预置负压引流管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统计各组患者瘘口引流冲洗时间、恢复时间及胃肠减压时间分析,可以发现A、B两组比C组所用时间大大缩短,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通过统计各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可以发现,鼻咽部明显不适感及导管堵塞发生率,A、C两组明显少于B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除死亡患者外,各组吻合口瘘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均正常饮食,安全出院。 结论:吻合口旁预置负压引流管对胸腔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导管引流创伤后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45例创伤后胸腔积液深静脉导管引流情况,41例经引流后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完全吸收,4例效果不佳。认为深静脉导管在创伤后胸腔积液引流中作用显著,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发性血气胸临床15例患者,均经胸腔镜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完成,其中14例经胸腔镜手术,1例胸腔镜手术术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30~128 min,平均57 min,术后24 h平均引流液168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1~6 d,平均2.9 d,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12 d,平均8.2 d。结论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经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摘要 患者女,76岁,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块1天,由门诊收治入院。既往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其他特殊不适主诉,否认高血压。胸部增强CT提示:前纵隔有一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影,大小约6.0cm×6.5cm,其内密度不均,见斑点状低密度影;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对术后恢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高龄贲门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经胸、经腹两种手术径路的切端残留率、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切端残留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胸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经腹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贲门癌术前应充分评估分析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以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王志华  李叙 《现代肿瘤医学》2022,(21):3915-3918
目的: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5月至2018年06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132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81例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分为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开放肺叶切除术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持续漏气、感染、房颤以及低氧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失访3例,随访率为97.73%,随访时间2~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随访期间实验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1.39%(9/79)、12.00%(6/50),经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P=0.485)。结论: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FOP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FOP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61岁女性,因咳嗽、咳痰、发热就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右肺上叶软组织结节灶,糖代谢异常升高,延迟后标准化摄取值稍升高。诊断为周围型肺癌,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后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FOP。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患者症状消失。结论 FOP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与肺部肿瘤容易混淆,尽早行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