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前列舒乐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增加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溶血空斑细胞(PFC)形成亦有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2.
四国药典抗生素品种细菌内毒素限值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勇军 《中国药事》2000,14(2):110-11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BET)系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 ,检测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的方法。该法以灵敏度高、准确、快速和经济等优点已被各国药典所载。美国药典(USP)从 1980年收载该法到 1995年 2 3版已有 4 71个品种从热原检查法改为细菌内毒素法 ,其中有些以前没有热原检查项的也增加了细菌内毒素检查项 ,剩余 4 0个品种有些由于存在干扰因素且难以用稀释法排除 ,故仍保留热原检查法。但随着对BET法的深入研究 ,找出排除干扰的办法 ,终究会取而代之的。英国药典 (BP) 1993年版、欧洲药典 (EP)1997年版、…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红禾麻入血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数据库中预测入血成分和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两者的共有靶点并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建立红禾麻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和入血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综合筛选关键靶点;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入血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红禾麻入22个血移行成分和代谢产物作用于292个疾病靶点;INS、IL-6、MAPK3及TNF等可能是红禾麻治疗RA的关键靶点,涉及对细胞氮化合物反应、激素刺激反应和有机氮化合物反应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的传导途径是TNF信号通路与Th17细胞分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酮类和酚酸类可能是红禾麻治疗RA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产生较强的亲和力。结论 红禾麻治疗RA具有...  相似文献   
64.
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鉴定出19个化合物,分别为4-环己烯-1α,2α,3α-三醇-1-O-β-D-葡萄糖苷(1)、1β,4α,6α,13-tetrahydroxy-eudesm-11(12)-ene(2)、蔗糖(3)、1′-O-benz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双(2-乙基己基)苯-1,2-二羧酸酯(5)、(Z)-10-二十碳烯酸(6)、di-O-methylcrenatin(7)、甲基-α-D-呋喃果糖苷(8)、β-胡萝卜苷(9)、丁香酸(10)、香草酸(11)、二十八烷醇(12)、isoarborinol(13),2,7-dihydroxy-6-methyl-4-(1-methylethyl)-1-naphthalenecarboxylate(14)、香草醛(15)、松柏醛(16)、9(11)-去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7)、5α,8α-过氧-(22...  相似文献   
65.
何峰  黄勇  何迅  王爱民  李勇军  王永林 《中成药》2011,33(3):432-435
目的:对珍珠滴丸大孔树脂吸附精制的方法进行工艺考察,选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选用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D-101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25 g生药/mL,吸附流速为200 mL/h,洗脱剂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柱床体积.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可用于珍珠滴丸的精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骨炎托毒丸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手术前服用骨炎托毒丸1个月,择期完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术后再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不服用骨炎托毒丸,择期完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期间严格遵照慢性骨髓炎抗生素应用原则进行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炎托毒丸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辛芍组方后其5个指标成分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灯盏乙素苷元、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UPLC-MS/MS,将辛芍组方灌胃给予SD大鼠(剂量25 g·kg~(-1)),分别于给药后20,90 min和12,24 h取其主要脏器和组织,采用UPLC-MS/MS测定各个时间点下5个指标成分在脏器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大鼠灌胃辛芍组方后,5个指标成分可广泛分布于大鼠各组织器官中。对于灯盏甲素,其质量浓度20 min时在肺和心中达到峰值,分别为48.2,59.8μg·L~(-1);90 min时在脑和小肠中达到峰值,分别为138.7,292.7μg·L~(-1);12 h时在肾和肌肉中达到峰值,为517.3,56.5μg·L~(-1);24 h时在肝脏中达到峰值,为352.9μg·L~(-1)。对于灯盏乙素,其质量浓度20 min时在心中达到峰值,为38.3μg·L~(-1);90 min时在肺、脑、小肠和肾中达到峰值,分别为30.6,220.0,1 644.2,859.9μg·L~(-1);12 h时在肌肉中达到峰值,为86.9μg·L~(-1);24 h时在肝脏中达到峰值,为344.8μg·L~(-1)。对于灯盏乙素苷元,其质量浓度90 min时在脑、小肠和肌肉中达到峰值,分别为875.4,52 468.0,5 114.7μg·L~(-1);12 h时在肺、心和肾中达到峰值,分别为609.7,1 718.6,1 736.5μg·L~(-1);24 h时在肝脏中达到峰值,为1 366.5μg·L~(-1)。对于芍药苷,其质量浓度20 min时在肺、肝、肾和肌肉中达到峰值,分别为10 634.1,13 889.0,16 672.0,7 750.4μg·L~(-1);在90 min时,在心、小肠和脑中达到峰值,分别为6 851.1,870 563.9,7 474.0μg·L~(-1)。对于芍药内酯苷,其质量浓度20 min时在肝和肾中达到峰值,分别为15 249.7,56 817.0μg·L~(-1),在90 min时,在肺、心、脑、小肠和肌肉中达到峰值,分别为4 211.5,4 425.3,4 631.3,631 871.5,5 673.6μg·L~(-1)。结论:大鼠灌胃辛芍组方后,5个指标成分可迅速、广泛地分布在各组织器官中,但5个指标成分在各组织脏器中的达峰时间和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肾脏和小肠中的分布最高,其次为肝和肌肉,同时在脑组织中也有分布,并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灯盏甲素、灯盏乙素和灯盏乙素苷元可能在大鼠的肝脏中会发生蓄积。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杜仲提取物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肠吸收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10.0 g·L-1杜仲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肠囊液,通过UPLC-MS/MS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7个成分的含量,计算累积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吸收液中杜仲提取物各指标成分的吸收情况。结果:杜仲提取物中7种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均0.99),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正常状态下以十二指肠的吸收最好。原儿茶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高血压状态下的空肠有更好吸收,提示病理状态可能会改变药物吸收的特定部位。7个指标成分在SHR模型的肠吸收与正常大鼠相比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异。京尼平苷酸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弱于正常大鼠,但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为代表的其他成分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吸收趋势。结论:自发性高血压会影响杜仲提取物的肠吸收,从肠黏膜通透性降低和吸收部位后移的角度无法完全解释这些差异,可能还与肠道中存在的酶和转运蛋白等相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乳没活络散(Rumohuoluo San)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μm),Phenomonex C18(4.6 mm×250 mm,4μm),Hypersil C18(5.0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2 min,19%A;12~32 min,19%~30%A;32~40 min,30%A;40~54 min,30%~38%A;54~60 min,38%A),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 L/min,柱温45℃,对本方君药三七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特征性成分含量进行同时测定。结果:本方法可同时检测乳没活络散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上述3种成分进样浓度分别在0.04268~0.4268 mg/L、0.07564~0.7564 mg/L和0.08672~0.8672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9.78%和101.4%,RSD在1.3%~2.5%(n=9)。稳定性方面,3批乳没活络散经过6个月加速试验和24个月长期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良好,可用于乳没活络散的质量控制。乳没活络散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0.
紫薇不同部位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紫薇不同部位药材(花、叶、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紫薇不同部位药材中鞣花酸含量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批次紫薇不同部位药材中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对紫薇不同部位药材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紫薇不同部位药材进行鉴别,展开系统为丙酮-石油醚-甲酸(3∶5∶0.2),分别于365,254 nm紫外光或日光下检视;建立HPLC-DAD测定紫薇不同部位药材中鞣花酸的含量,UltimateAQ-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15∶8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5~10μL;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测定了紫薇不同部位药材中的醇溶性浸出物、灰分和水分。结果:紫薇不同部位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主斑点分离较好。鞣花酸在0.276 8~55.36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紫薇花、叶和皮中鞣花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99.73%,99.40%,不同批次和产地的紫薇样品中鞣花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紫薇花中鞣花酸含量较叶和皮高。紫薇花、叶、皮中醇溶性浸出物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8.61%,18.67%,3.78%,总灰分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50%,7.47%,5.62%,水分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11.41%和14.2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为更有效地控制紫薇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