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6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4篇 |
临床医学 | 151篇 |
内科学 | 139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125篇 |
外科学 | 83篇 |
综合类 | 226篇 |
预防医学 | 142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6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1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应用高频体表超声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重构的改变。方法:选择2002/2003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35)和稳定型心绞痛(n=25)患者共62例,采用荷兰菲利蒲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得出颈动脉血管总面积、血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偏心指数、斑块面积狭窄百分率,计算重构指数(狭窄处血管总面积比参考血管总面积)。重构指数>5%为正性重构,<5%负性重构,在±5%之间为无重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差异。结果:62例全部进入结果发分析。①血管总面积与斑块面积呈正相关(r=0.51,P<0.05),血管腔面积与斑块面积之间无相关性(r=0.07,P>0.05)。②向心性斑块狭窄处血管总面积与参考血管总面积比较差异显著眼(72.67±22.18),(63.69±14.72)mm2,P<0.05演,可见明显的血管正性重构,而偏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P>0.05)。③脂质型+纤维脂质型斑块狭窄处血管总面积与参考血管总面积比较显著升高眼(71.86±22.65),(63.79±19.96)mm2,P<0.05演。可见明显的血管正性重构。④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颈动脉斑块血管段正性重构38个,负性重构20个;稳定型心绞痛组斑块血管段正性重构9个,负性重构21个,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0.024,P=0.002)。结论:外周血管超声是检测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一种可靠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以正性重构为主。 相似文献
112.
构建HBV囊膜中蛋白核酸疫苗表达载体并免疫小鼠 ,观察白细胞介素 18对基因免疫的辅助作用。构建质粒pVR10 12 M、pcDNA3.1 IL 18,肌注法免疫 2 5只Balb/c小鼠 ,3组小鼠分别注射 10 0 μgpVR10 12 ,pVR10 12 M ,pVR10 12 M ,pVR10 12 M和pcDNA3.1 IL 18质粒 ,每 2周 1次 ,共 3次。每次免疫 2周后眼眶采血 ,检测血清抗 HBs ,第 3次免疫后 2周应用乳酸脱氢酶检测法验证特异性细胞杀伤率。结果表明 ,经注射上述质粒后 ,可观察到注射pVR10 12 M组的小鼠随免疫次数的增加 ,抗 HBs阳性… 相似文献
113.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接近于生理状态下的活动功能,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是不可忽视的。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规范化功能训练,并观察其疗效。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前后对照,对比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手术室。对象: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1999-03/2003-03收治行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例41膝为研究对象,男13例16膝,女19例25膝;年龄56~75岁,平均(65±3)岁。骨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类风湿关节炎1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膝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屈曲、挛缩、畸形、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及下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分析1例血友病基础上发生的晚期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救治过程,探讨重型肝炎的治疗并分享成功经验。方法男性患者,28岁,治疗血友病期间感染急性乙型肝炎,起病5d即进入深昏迷。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给予积极综合内科治疗,结合文献复习及本病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总胆红素最高达552.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最低仅10.25%,颅脑CT显示沟回变浅,严重脑水肿,先后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经过积极生命支持、内科综合诊治,62d后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急性重型肝炎十分凶险,有其他基础疾病时治疗难度很大,在无条件行肝移植和血浆置换术的情况下,需要全面积极综合诊治。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激光和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自2007年9月—2009年8月间收治249例(295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其中138例(163条肢体)实施激光闭合术,111例(132条肢体)实施微波闭合术,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激光组的手术耗时少于微波组(27.5±6.3min比22.7±5.6min,P〈0.01),激光组的术中出血亦少于微波组(15.8±2.5mL比12.5±2.3mL,P〈0.05),微波组的3个月及1年再通率低于激光组(0.76%比2%及1.5%比6.5%),2组的Aberdeen评分改善值和住院天数基本相当,组织灼伤、皮下硬结、瘀斑、表皮麻木等并发症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2组病例均未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波和激光腔内闭合术都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建立离心超滤法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的实验方法,研究其去除效果及重复性。方法取血清与20%乙腈按1∶4(V/V)混合,将混合后的血清分别加入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点(MWCO)为100×103、50×103、30×103及10×103超滤膜离心管中,离心15min(8000×g)。滤液真空冷冻干燥后,以超纯水按浓缩10倍复溶。分别应用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法和二元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比较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效果,考察经50×103超滤膜离心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后保留低丰度蛋白质的重复性。结果以选择MWCO为50×103和30×103较为适宜。电泳分离结果显示,经离心超滤后滤过液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得到有效去除。HPLC检测结果显示,选用MWCO为50×103超滤膜分离后,血清低丰度蛋白质数量保留适中。重复性统计结果显示,小相对分子质量低丰度蛋白质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值分别小于0.46%和5.56%。结论离心超滤法去除血清中大相对分子质量高丰度蛋白质步骤较为简便、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清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118.
柱前衍生-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清中游离肉毒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兔血清游离肉毒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4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检验科进行。普通级健康纯系新西兰雄兔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只。实验组动物每天每千克体质量补充L-肉毒碱100mg。血清样品经乙腈-甲醇沉淀蛋白、衍生化反应后,以LichrospherSiO2为固定相,乙腈-柠檬酸缓冲液(内含三乙胺0.25mL/L)为流动相进行色谱等度分离,260nm波长下定量检测兔血清游离肉毒碱的含量。结果: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肉毒碱衍生产物的色谱保留时间约为12.5min,峰形清晰对称,与样品中其余内源性物质分离完全,定量准确,衍生化反应产物在100min内测定稳定(RSD=2.71%)。肉毒碱在0~200μmol/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908.31x 1009.6,r2=0.9998。样品测定批间(n=7)及平均批内(n=5)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4%和2.04%,平均测定回收率为96.97%。结论:建立的柱前衍生-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兔血清游离肉毒碱含量,为进行肉毒碱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9.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减肥则可改善甚至逆转NAFLD,对于重度肥胖者减肥手术对肝病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肺癌患者63例、肺炎患者15例、健康人对照20例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检测可为区别诊断肺癌和肺炎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