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院临产室于1996年至1998年对500例侧切顺产及吸引器助产的产妇采用2-0DG线缝合会阴侧切伤口,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0例初产妇22~30岁,体重50~70kg,自然分娩及吸引器助产分娩,侧切缝合共500例。2方法2.1初产妇进入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nail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Snail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5 cm)中转录因子Snai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量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乳腺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mRNA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认识肝门板的解剖结构,探讨经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下肝切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肝病死亡尸体解剖患者肝脏4例及中重度肝硬化死亡尸体5例.分别解剖肝门板左主干支、左内叶支、左外叶上支、左外叶下支,右主干支、右后叶支、右前叶支,进行测量其宽度和深度.观察肝门板各支干与周围管道的关系及与肝脏实质间的组织间隙.同时临床筛选行左半肝切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经全肝血流阻断组与经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组,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肝功能变化,对}匕分析两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的肝切除技术.结果肝硬化肝脏肝门板与正常肝脏肝门板各支测量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肝门板与第一肝门入肝血管之间存在明显的组织间隙,组织间隙及位置相对固定.通过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患者较全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以及肝功能状态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毒结论肝门板作为肝脏解剖上的一特殊结构,在肝脏病变过程中,相对稳定.经肝门板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安全、可行,在临床运用中对于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明显低于全肝血流阻断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EG)分析,探讨TEG参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 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同期住院非脑梗死患者20例(对照组)于发病48 h内行TEG及凝血常规检测,比较2组TEG各项参数(包括R值、K值、Angle角、MA值)及凝血常规各项指标(PT、APTT、Fib、TT),同时观察梗死组中症状进展(进展组42例)与症状无进展(非进展组80例)患者TEG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 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常规中PT、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显著升高(P<0.05);TEG参数中,R值缩短,Angle角增大,MA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R值、K值缩短,Angle角增大,MA 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EG敏感性高于常规凝血检测,可动态监测凝血全过程,及时识别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凝状态的异常,有助于临床早期预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最佳临床护理方法,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住院高血压患者245例,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加强严密监测、饮食护理、充分休息、合理运动和预防便秘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245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心、脑、肾等并发症减少,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血压控制平稳,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护理上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对武汉市 1949~ 1998年流脑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 ,其年均发病率 48.75 / 10万。死亡 2 113例 ,病死率 3.5 2 %。每隔 7~ 12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共出现过四个高峰 :195 7、196 5~ 196 7、1978、1985年。且发病率与病死率呈分离现象。发病以 15岁以下为主 ,且发病有向大年龄组转移的趋势。每年的 2~ 4月为流行高峰季节 ,发病数占全年的 75 %以上。 15岁以下人群仍然是预防重点。流脑 A群多糖菌苗是今后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不同的免疫炎症指标对肝内胆管癌(ICC)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生存结局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22例IC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免疫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炎症预后指标(PII)、炎症评分(IS)和系统炎症评分(SIS)与I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评估上述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风险比(HR)及95%CI。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R、LMR、PII、PNI、IS、SII和SIS是ICC患者术后DFS的预测因素(HR值分别为2.212、0.403、3.013、0.530、1.809、2.107和2.225,P值分别为0.004、0.012、<0.001、0....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到本院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共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35例,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指标(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效果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术(HCCA)前影像学检查在可切除评估中的价值及影响切除的因素,分析患者的预后与不同手术方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HCC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手术治疗76例,其中根治性切除(R0)42例,Rl切除8例、R2切除8例,根治切除率占全部病人的43.8%;行十二指肠镜下胆管支架内引流8例,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10例.结果 根据Bisthmuth-Corlette分型I、Ⅱ、Ⅲ、Ⅳ型HCCA分别为29例,21例,17例,29例,根治切除率分别为75.9%,52.4%,47.1%,22.6%;根治性切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0%,61.8%,9.0%;姑息性手术组,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23.5%、0%.两组1、3、5年生存率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HCCA可切除的主要因素为Bisthmuth分型,肝动脉、门静脉是否受累及有无远处转移;HCCA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根治性切除,而姑息性手术也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CA199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肿瘤标记物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各项术前特征。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前确诊16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10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2例。影像学诊断率B超32.1%(9/28)、CT53.8%(14/26)、MRI 66.7%(8/12)。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值明显高于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P〈0.05),而两组CAl25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恶变患者多有较长胆石症病史,且症状反复发作,CT及MRI对诊断胆管癌的价值优于B超,对于CA199〉500U/ml的患者,建议行术中冰冻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