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521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91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0 毫秒
51.
目的:通过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为临床工作开辟一条新途径。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6岁-72岁,平均年龄40.5岁。除一位72岁老人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瓣膜一直寻求治疗外,其它五位病人均已留置膀胱造瘘管多年,基本已放弃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均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建立标记,以钬激光建立通道,然后以等离子体刀进行瘢痕汽化进一步扩大尿道腔,直至电切镜鞘通过狭窄段,最后留置F18-22#三腔尿管三周,拔除尿管后定期扩张。结果:6例病人经治疗后均予以定期尿道扩张,随访1-9年,均恢复正常排尿。结论:我们认为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标记或通道建立后应当尽量采取等离子汽化治疗,可提高病人的远期疗效。因此我们认为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镜顺行引导治疗后尿道瓣膜及闭锁,解决了后尿道瓣膜及尿道闭锁治疗中的难题,为临床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朴贞淑  陈华伦 《吉林医学》2011,(32):6957-6957
<正>高速(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一种眼内微创手术[1],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10月使用美国博士伦玻璃体切割仪开展高速玻璃体切割手术7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与CD34在≤35岁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癌旁组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肿瘤、30例乳腺增生症及30例癌旁组织中乳腺终末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患者的mmp-14表达情况及CD34标记的间质血管数目进行检测。结果 mmp-14在4组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乳腺癌组mmp-14高表达,与其他3组两两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D34在4组中标记间质血管数目的情况:乳腺增生症组和乳腺癌组血管增生数目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终末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mmp-14的高表达和CD34标记的间质血管数目增加与青年乳腺癌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青年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靠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NSCLC组织标本41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NSCLC组织中LOX和HIF-1α蛋白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LOX与HIF-1 α蛋白表达.结果 IHC结果显示LOX蛋白表达主要在细胞质,HIF-1α蛋白表达主要在细胞核.LOX与HIF-1 α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 <0.05);LOX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 <0.05);HIF-1α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 <0.05);LOX与HIF-1α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LOX与HIF-1α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0.05).结论 LOX与HIF-1α的异常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并且LOX与HIF-1α的高表达可能协同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56.
砷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环境毒物,可以通过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1-3]。随着砷化合物在工、农、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砷毒性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神经系统是砷毒性的重要靶部位。成人慢性砷暴露可导致脑病发生和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学习、近期记忆和注意力受损。这些症状的严重性与砷暴露时间长短相关,砷暴露停止后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发育中(胚胎期-青春期)个体处于快速生长和分化阶段,对砷毒性  相似文献   
57.
大量输血是一种效果明显的临床急救措施,在大型手术、严重创伤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病症中应用较多。本文就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产生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避免和减少出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于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个体化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共109例,其中接受介入封堵治疗61例,外科手术治疗48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转归、对心功能(EF、FS)及心电指标(ptfv1、Macruz)的影响,并随访3年,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观察患儿术后疗效及中长期效果.结果 介入封堵组治疗成功率为96.72%,外科手术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0%,介入封堵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2.95%)与外科手术组(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心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术后心电图ptfv1、Macruz值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介入封堵治疗pm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5种布鲁氏菌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和检出能力,为临床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和布鲁氏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经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布鲁氏菌阳性的血液样本38份,健康人的血液样本24份,潘氏变形杆菌、溶藻弧菌、河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DNA各1份,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临床样本检测的一致性;选择1份阳性样本核酸用无RNA酶水梯度稀释得到5个浓度(浓度1:4453.13 fg/μL,浓度2:1113.28 fg/μL,浓度3:278.32 fg/μL,浓度4:69.58 fg/μL,浓度5:17.40 fg/μL),每个浓度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3次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及批内重复性。结果5种试剂盒检测67份DNA样品的符合率稍有不同,试剂盒ABDE的符合率均为100%,试剂盒C的符合率为98.51%。批内重复性显示5种试剂盒在浓度1、浓度2、浓度3水平重复检测DNA的Ct值变异系数均<5%;在浓度1与浓度4梯度区间,试剂盒的阳性检出能力比较显示试剂盒A、B、D较高,为11/12,试剂盒C和E较低,为8/12。结论5种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好,灵敏度和符合率稍有差别,特异度均为100%;重复性较好,检测性能良好。部分试剂盒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能力不强,该类样本可使用多种试剂盒复核,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0.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室重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药物治疗是目前稳定斑块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手段。近来研究显示,纳米载药在靶向治疗、增强药物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纳米载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治疗心肌梗死及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