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在麻醉住院医师培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技能与思维的训练是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麻醉医生的关键。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教学,使受训住院医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医学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与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西京医院麻醉科将其引入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模拟教学平台,以提高麻醉住院医师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Noah信号通路在电针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2只,体重280~320 g,随机分为2组(n=26):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电针预处理组(EA组)于百会穴进行电针刺激(刺激条件:疏密波2/15Hz,电流强度1 mA),30 min次,1次/d,连续5 d.最后一次电针刺激结束后24 h采用阻断单侧大脑中动脉120 min再灌注72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即刻、再灌注24 h及再灌注72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侧大脑皮层Notch细胞内片段(NICD)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缺血侧大脑皮层Notch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于再灌注72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完毕后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 缺血前即刻两组大脑皮层Hesl mRNA及NICD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前即刻比较,两组再灌注24、72 h时NICD蛋白表达上调,C组再灌注72 h时Hesl mRNA 表达上调,EA组再灌注24 h时Hesl mRNA表达上调(P<0.05);与再灌注24 h时比较,再灌注72 h时C组Hesl mRNA及NICD蛋白表达均上调,EA组Hesl mRNA及NICD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C组比较,EA组缺血前即刻Notchl mRNA、Notch4 mRNA及Jagl mRNA的表达上调,再灌注24 h时Hesl mRNA及NICD蛋白表达上调,再灌注72 h时Hesl mRNA及NICD蛋白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升高(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43.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小胶质细胞可发生活化.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发生增殖,迁移,分泌可溶性因子和电生理改变等变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产生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总结近年行这类手术麻醉病人84例,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术前心血管系统异常以心肌供血不足的发生率居首位,为86%;其次是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发生率列居第3位;术前合并脏器功能异常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麻醉方法主要取决于病情和手术种类,上腹部手术64.5%选用全身麻醉,择期手术68例患者,术前给予相应的极化液、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和抗感染等治疗。16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需行呼吸支持,循环不稳定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者分别为18.8%,37.5%和18.8%。择期手术患者分别为4.4%,13.2%和4.4%,47例术后行PCA镇痛;术后死亡率为7.1%,结论;在高龄心脏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5.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选择 5 6例出血较多的患者 ,应用自体 - 2 0 0 0型血液回输机 ,收集手术野和体腔内的出血、积血 ,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自身 .结果 每例回收血量 (1136± 35 2 ) m L,回输浓缩血细胞 (6 2 1± 173) m L,84%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库血 ;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丙转氨酶 (AST)变化不明显 ,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与输库血的对照组相仿 .结论 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可节约血源安全有效 ,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 .  相似文献   
46.
雌激素受体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可将雌激素信息传递至细胞内引起生物学效应 ,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机能维持和生理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研究受体对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对临床治疗也有应用价值[2 ] 。口腔扁平苔藓 (Orallichenplanus,OLP)是一种口腔粘膜较常见疾病 ,其致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ER在OLP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OLP发病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制备选取 40例OLP的活检标本 (男 1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4 .…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分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组,Iso组及异丙肾上腺素+西地那非(Iso+Sil)组,通过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确定Sil的后续实验浓度,通过RT-PCR检测心肌肥大指标心房钠尿肽(A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含量、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凋亡情况及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水平。 结果 与Con组相比,Iso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LDH的释放增加(P<0.05)。与Iso组相比,一定浓度Sil预处理可以提高细胞活力及减少LDH的释放(P<0.05),在5 μmol/L Sil预处理时达到最大效应。与Con组相比,Iso组增加ANP和β-MHC mRNA的表达、上调凋亡比率以及增加GRP78和CHOP的蛋白水平。与Iso组相比,Sil预处理可以降低ANP和β-MHC mRNA的表达,下调凋亡比率以及抑制GRP78和CHOP的蛋白表达。 结论 PDE5抑制剂Sil可以有效抑制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预处理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于静脉泵注布比卡因前30min,ip生理盐水10ml/kg或10g/L丙泊酚100mg/kg(10ml/kg)。以肢体Ⅱ导联监测ECG,暴露大鼠股动脉,置入24G套管针监测动脉血压和备抽取血样,同时暴露大鼠股静脉,置入24G套管针泵入布比卡因。记录各基础参数后,开始用微量注射泵泵入5g/L布比卡因2mg/(kg.min),记录动物发生抽搐、ECG出现心律失常及心搏停止的时间,计算布比卡因在相应时间点的累积剂量。结果:泵注布比卡因后,丙泊酚预处理组大鼠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及心搏停止时,布比卡因的累积剂量分别为:(8.9±2.1)mg/kg,(10.5±2.8)mg/kg及(28.0±4.9)mg/kg,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大鼠的剂量(7.2±2.1)mg/kg,(8.5±2.5)mg/kg及(22.4±3.4)mg/kg(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提高大鼠对布比卡因中枢神经及心脏毒性的耐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活性氧(ROS)和过氧化氢酶(CA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PC12细胞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丙泊酚组(P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2mmol/L丙泊酚;布比卡因组(B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0.09mmol/L布比卡因;丙泊酚加布比卡因组(PB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同时加入2mmol/L丙泊酚和0.09mmol/L布比卡因;每组6孔。培养6h和24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微量分析细胞活性,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细胞内CAT、ROS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B组PC12细胞活性和细胞内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LDH活性和细胞内ROS活性显著增加(P<0.01);P组PC12细胞活性及其它指标无显著变化;与B组相比,PB组PC12细胞活性和细胞内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LDH活性和细胞内ROS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内CAT活性、增加ROS活性有关;丙泊酚通过保护细胞内CAT活性和清除ROS而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