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膀胱癌根治术中的盆腔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膀胱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疗效. 方法 膀胱癌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25~78岁.初发49例、复发46例.病理分类:尿路上皮癌87例、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理分级:G117例、G2 39例、G3 31例.病理分期:Ta~T1 10例、T2 54例,T3 26例、T45例.95例均行膀胱癌根治术及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髂内、髂外以及闭孔淋巴结. 结果 95例清扫手术平均时间20 min,平均出血量25 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1~20枚,平均10枚,淋巴结阳性率为17.9%(17/95).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2例(12.6%),包括盆腔淋巴瘘、盆腔感染、阴囊或下肢水肿.术后随访3~64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死亡16例,3年存活率84.5%. 结论 膀胱癌根治术中行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能提高分期准确性和患者生存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阴茎阴囊部Paget病是乳腺外Paget病的一种,为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多为老年人.现对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阴茎阴囊部Paget病作一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茎癌患者年龄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概率的关系。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110例腹股沟淋巴结临床阴性的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通过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年龄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概率的关系。根据欧洲泌尿外科阴茎癌指南,将患者分为不同的转移风险组,随后比较不同转移风险组下各个年龄段的淋巴结转移概率。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为54岁,最小者20岁,最大者75岁。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大致呈现抛物线的形状:在〈40和〉60岁时较高,40~60岁时较为稳定。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危组和高危组,〈40岁和〉60岁组的淋巴结转移概率均高于40-60岁组。结论:阴茎癌的淋巴结转移概率随年龄变化而呈现〈40岁和〉60岁组增高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揭示不同年龄段肿瘤的特定分子生物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表达的影响,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5只,造模组45只,造模组按照圆韧带离断结合剥离切除术造模,造模4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5只,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成4组,即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分别灌服4、8、16 g/kg桃红四物汤汤剂,余下二组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8周后对股骨头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空骨陷窝率检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空骨陷窝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促进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的表达,进一步从微观上及分子水平说明其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卞晓洁  朱耀  叶定伟 《肿瘤》2024,(1):44-53
导管腺癌(ductal adenocarcinoma,DAC)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变异,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由于疾病罕见,传统的诊断方式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和多参数MRI可能难以识别DAC,局部DAC的最佳治疗模式尚在探索。局限性DAC进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疗后,大多数DAC易在低PSA水平下复发或发生内脏转移,针对高危前列腺癌的全身疗法在DAC的治疗中疗效欠佳。目前,DAC基因组学的分析已为其侵袭性行为和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实验室证据,但对DAC生物学行为机制的探索仍需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内分泌治疗仍然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 但几乎所有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均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已应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 但仍无法避免耐药。探索雄激素受体在内分泌治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是破解前列腺癌耐药难题的关键。本文概述近年来雄激素受体耐药调控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选择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对少见,目前国内对此类肿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可能影响此类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有意义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的6.04%,中位年龄为55岁(22~78岁),54.7%的患者为无症状性肾癌。Ⅰ型肿瘤22例(34.4%),Ⅱ型肿瘤42例(65.6%),组织学亚型与肿瘤的TNM分期、Fuhrman分级和手术方式显著相关。中位随访时间为46.0个月(19~133个月),共14例(21.9%)患者死亡,其中Ⅰ型1例(4.5%),Ⅱ型13例(31.0%,P=0.018),总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5.8%。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临床症状、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Fuhrman Ⅲ~Ⅳ级、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和肾周脂肪侵犯是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远处转移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78,P=0.004)。结论:与国外数据相比,我国乳头状肾细胞癌占肾癌的比重低,Ⅱ型肿瘤相对较常见。确诊时发生转移是影响此类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端粒维持基因在保持端粒稳定、维护染色体完整方面起重要作用,端粒功能紊乱将会导致肿瘤发生。在维持端粒稳定的基因中,已经发现多种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间端粒稳定性及长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端粒维持基因的多态性。端粒维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导致端粒长度及稳定性存在个体差异及增加肿瘤易感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端粒维持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