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81.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医疗行业中,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的同时,有部分医务人员不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在工作中不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从事医疗活动,对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82.
邢珍  朱红霞  董跃华  任炜  王丽  张振明  赵永泉 《河北医药》2009,31(23):3202-3204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38例,ASAⅠ~Ⅱ级。其中左肺癌行左肺叶或左全肺切除术18例(L组,n=t8),食管中、下段癌行根治术20例(E组,11=20),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单肺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1:2,吸入氧浓度100%。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min,单肺通气20min,单肺通气60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与双腔通气时比较,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2组肺内分流明显增高。与E组患者比,L组患者在单肺通气20min时气道压明显增高(P〈0.05)、在单肺通气20min、60min时肺内分流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使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增高,肺内分流增加。  相似文献   
383.
产科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失血性休克,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体质及是否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不同而异.因此做好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抢救对保障产妇健康有重大意义.现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38例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抢救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4.
385.
目的:调查江苏省骨科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的认知现况及应用情况,为相应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网络形式对江苏省13个市155所医疗机构共1 693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 693名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认知得分为(97.6±28.2)分,总体水平较好。不同等级医院、职称、能力层级、专科工作年限、职务、有无机械预防操作经验和是否曾获得相关知识的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认知水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预防措施临床应用方面,93.5%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机械预防相关设备且制定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以及机械预防装置操作流程,但其流程均为各医疗机构或科室制定。目前机械预防实施人群主要为下肢骨折、髋膝关节置换、脊柱疾患、多发伤、肿瘤患者等,以前两者居多(占80.7%和78.0%)。81.9%的医疗机构采用Caprini评估量表作为VTE风险评估工具。骨科护士实施机械预防措施的主要临床依据为进行VTE风险评估后提醒医生,占67.4%。各医疗机构在机械装置使用时长和频率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尚缺乏统一操作标准。临床仍存在VTE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