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在海拔370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不肿患者9例(L-Arg组),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NO)混合气体治疗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NO组)作对照,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NO组和L-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SOD、GSH-Px均增高非常显著,MDA降低非常显著(P<0.01),吸入NO组和L-Arg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可提高患者SOD活性,且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高原肺水肿药物。 相似文献
12.
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和心钠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血浆一氧化氮( N O) 、一氧化氮合成酶( N O S) 和心钠素( A N P) 的关系。方法:在海拔3 700m 对11 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治疗前和治愈后分别检测其血浆 N O、 N O S和 A N P含量,并与初入海拔3 700 m 的10 名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肺水肿组 N O 治愈后较治疗前增高非常显著( P< 0 .01) , A N P 降低非常显著( P< 0 .01) , N O S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治愈后 N O 和 A N P显著低于健康青年组( P< 0 .05) ,治疗前较健康青年 N O、 N O S降低非常显著( P< 0 .01) , A N P 增高显著( P< 0 .05) 。治疗前血浆 N O 含量与 N O S 活性呈高度正相关(r= 0 .8646 , P< 0 .01) 。结论:血浆 N O、 N O S和 A N P均参与了高原肺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 A N P含量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海拔3680m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及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海拔3680m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AKV*O2)和氧脉搏(O2/HR)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坐于踏车功率计上,以60rpm连续蹬车,每3min递增25W,蹬车至极量点时停止,记录每个量极负荷最后5s的心率(HR),测定每个量极负荷最后半分钟的O2和CO2含量及SaO2,计算O2和O2/HR.结果HR在100~170*min-1时,O2随HR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106.4208-0.1928x,γ=0.9936,P<0.01);HR为100~130*min-1时,O2/HR也随HR的增加而增加;HR增加到140~170*min-1时,O2/HR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SaO2亦随HR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增加了人体生理负荷,致使人体在高原的劳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米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9例为L-Arg组,并与吸入低浓度NO混合气8列高原肺水肿患者为NO组作对照,分别测定HCT、ηb、ηp、ηr、IR、TK、VAI和TE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NO组和L-Arg组治疗前较治后的ηb,ηp,ηr、VAI、TEL均增高非常显著(P<0.01)。HCT、TK、IR无统计学差异(P>0.05)。NO组和L-Arg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指标(P>0.05)。结论:L-Arg治疗对HAPE有效,通过调节提高NO水平而改善血液循环,比较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含量与红细胞膜ATPase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NO含量与红细胞膜ATPase的活性。方法:在海拔3 700m 对收治的11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治疗前和治愈后分别检测其血浆NO、乳酸、LPO含量和红细胞Ca2+ - Mg2+ - ATPase、Na+ - K+ - ATPase活性。结果:治疗前血浆NO含量、红细胞Ca2+ - Mg2+ - ATPase和Na+ - K+ - ATPase活性非常显著低于治愈后水平(P< 0.001 和P< 0.01),治疗前的血乳酸和LPO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治愈后水平(P< 0.001)。两种ATPase活性与血浆NO呈高度正相关(P< 0.01),与血乳酸和LPO呈高度负相关(P< 0.01)。结论:高原肺水肿与红细胞膜ATPase活性、血浆NO含量改变和自由基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药物对高原移居者低氧条件下负荷运动后视网膜的动态改变 ,为改善高原脑 -体功效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驻海拔 3 70 0m6个月的男性青年 2 0名 ,分组口服酪氨酸、乙酰唑胺 ,服药 1 5天。于服药前、服药 1 5天、停药 1 0天时应用EGM型脚踏车功量仪进行负荷运动 ,运动结束后 1 0分钟进行眼底检诊。 结果 服药前运动前甲乙两组视乳头充血、视网膜静脉怒张、动脉痉挛、视网膜渗出的发生人数和改变程度、百分率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或 (P <0 0 5)。乙组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相差显著 (P <0 0 1或P <0 0 5)。停药1 0天运动后 ,甲组视乳头充血、视网膜动脉痉挛 ,乙组视网膜动脉痉挛、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相差显著 (P <0 0 5)。 结论 口服酪氨酸与乙酰唑胺均能有效减轻高原移居者低氧条件下负荷运动后的视网膜缺氧性改变 ,停药 1 0天后仍保持一定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皮肤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2012年收治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皮肤癌患者108例,对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大小、病理类型、从事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确诊恶性肿瘤的3.97%,均为维吾尔族人,农民91例(84.3%),发病高峰年龄段为61~70岁(36.1%)。肿瘤病灶最大直径〉10 cm 7例,5~10 cm 24例,2 cm〈直径≤5 cm 65例,≤2 cm 12例。发病部位为头面部89例(82.4%),其他19例(17.6%)。基底细胞癌52例(48.1%),其中男22例(20.4%),女30例(27.8%);鳞状细胞癌56例(51.9%),其中男42例(38.9%),女14例(13.0%)。结论 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皮肤癌发病人群主要以维吾尔族农民为主,发病部位大多为头面部,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病例数总体相似,但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紫外线辐射对该地区皮肤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富氧室在海拔3700m对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在海拔3700m建立富氧室对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的影响。方法:1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观察氧耗量(VO2)及氧脉搏(VO2/HR)。结果:心率在100b-170b/min时,富氧室随HR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分别为Y=(0.0165+0.0073)x,r=0.9877,P<0.001;Y=(-0.1629+0.0087)x,r=0.9902,P<0.001]。结论:富氧室在高原能提高心脏作功效率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高原肺水肿病人肌红蛋白 (MB)、血乳酸 (BLA)、血氨 (Ammo)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 70 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 9例 (L Arg组 ) ,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混合气治疗 8例高原肺水肿 (NO组 )作对照 ,分别检测血中Mb ,BLA及Ammo含量。结果 NO组和L Arg组治疗前较治愈后Mb ,BLA ,Ammo均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吸入NO组和L Arg组比较 ,Mb ,BLA ,Ammo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有效 ,使乳酸性和非乳酸性氧债均降低 ,且经济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居住海拔5380m一年青年PWC170做功前后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低氧环境引起人体劳动能力降低。为此 ,我们对喀喇昆仑山海拔 5 380m青年进行了PWC170做功前后血流动力学检测。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在海拔 5 380m居住 1年青年 2 4名 ,均为汉族男性 ,平原出生 ,年龄18~ 2 1岁 ,平均 19.5岁 ,均经体检确认健康。 (2 )方法 :受试者休息 5~ 10min后测定身高、体重和坐位血压 ,数据输入XG -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安徽电子计算机厂生产 )。选取心率 (P)、每搏心搏量 (SV )、平均动脉压 (mAP)、主动脉排空系数(BK)、总周围阻力 (TPR)、肺动脉楔压 (PAWP)、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