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MSCT及重组技术对消化道刺状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消化道内镜证实的的30例消化道刺状异物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食管异物患者仅行食管MSCT平扫,胃肠异物患者均行腹部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图像行0.625mm薄层重组及多平面重组。结果:30例消化道刺状异物患者中,26例为食管异物,1例为胃异物,3例为十二指肠和空肠异物。28例异物为鱼刺,1例为牙签,1例为胆道引流管移位。结论:MSCT结合重组技术有助于消化道刺状异物及相应并发症的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及其定量参数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开口13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3D-ASL图像,应用兴趣区(ROIs)法获得肿瘤实体部分的平均最大相对脑血流量(CBF)。结果:ASI。法测量的高级别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平均最大CBF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98.05(73.23,16l.51)和59.13(39.67,97.72)mL/(100g·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当分别以镜像区域(M)、对侧正常灰质(GM)和对侧正常白质(WM)做为参照进行肿瘤CBF的标准化时,ASL法获得的3个标准化肿瘤血流量(nTBF)在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1和0.026),两组的3个nTBF中位数分别为2.19(1.76,5.26)与1.21(0.84,1.80)、2.57(1.76,4.05)与1.25(0.75,1.59)、2.46(1.61,3.57)与1.08(0.76,2.10)。ASL法测量的CBF和nTBF(包括3个值,分别以M、GM和wM作为参照)与肿瘤级别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29(P=0.009)、0.635(P=0.001)、0.727(P〈0.001)和0.476(P=0.022)。结论:313-ASL可以很好地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将成为能进行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一种新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由于无需注射对比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治疗后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摘要】2018年RSNA会议中出现大量新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神经突起方向弥散与密度成像(NODDI)、静息态(f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动脉自旋标记(ASL)、动态磁敏感对比磁共振成像(DSC-MRI),2-羟基戊二酸磁共振波谱(2HG-MRS)、新的3D量化序列QALAS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①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鉴别胶质细胞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判断肿瘤真性和假性进展;②大血管卒中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的评估,利用多模态影像学来评估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梗塞核心区;③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观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与脑血管事件的关系;④探索AD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障碍的关系;⑤静息态磁共振的新型处理方法及在脑肿瘤及认知障碍等疾病中的应用;⑥深度学习用于各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探讨迭代重建(IR)技术对低剂量脑CT灌注(CTP)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低剂量脑CTP,CTP原始图像分别经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两组图像,比较两组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主观质量。结果:对经IR及FBP重建的灌注参数图(CBV、CBF、MTT、TTP)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图脑灰白质分界评分P值分别为0.317、0.157、0.257、0.083,图像伪影严重程度评分P值分别为0.083、0.046、<0.001、0.011。经IR重建的CTP原始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图像均匀性、总体图像质量均优于FBP重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脑CT灌注迭代重建能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改善图像质量,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6个月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随访6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mRS评分0~3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4~5分定义...  相似文献   
46.
2022年RSNA年会中枢神经影像学方面的报告主要集中于:(1)脑卒中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因素的识别、风险分层和预后预测;(2)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真假性进展的鉴别、分子分型与异质性、治疗评估以及预后预测;(3)认知、记忆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进展、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评估;(4)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创伤、脊柱疾病等)的诊断与功能评估;(5)人工智能优化图像采集质量、辅助图像分析及提高图像可解释性。本文将对上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摘要】多模态医学影像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以及预后预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医学大数据的处理以及精准医疗的发展带来巨大潜力。深度学习提取影像信息中高通量数据客观分析,在影像学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深度学习技术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小儿脑组织分割、脑发育、小儿脑肿瘤、脑积水、癫痫、自闭症等,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未来深度学习的相关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8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动物经一侧颈内静脉注入醋酸纤维素聚合物(CAP),分别于术后1、3、6、12、24和48 h行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各时间点MR扫描后取兔脑组织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及电镜观察.结果:DWI、T2WI、GFAP的表达和电镜检查均能显示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及其变化.DWI在术后1 h即能显示脑实质病变(ADC值下降),术后3 h DWI和T2WI均能显示病变;术后6 h前,DWI上有扩散异常的脑组织容积明显大于T2WI上异常高信号区的容积(t=13.69,P<0.01);术后12、24和48 h病变区ADC值逐渐回升,T2WI上病变容积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的容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467、0.996和2.017,P>0.05).术后1 h病变区GFAP阳性细胞增多,染色加深,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长,术后3~6 h变化更明显,病理学改变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12 h后出现脑组织大量坏死.对照组未见上述各种异常表现.结论:DWI可准确评价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脑实质损伤程度,结合GFAP的表达,在探讨急性脑静脉闭塞脑损伤的治疗时间窗的存在及其意义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潜在的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49.
RSNA2015报道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复合分子探针的研发和应用:如靶向特异性超顺磁氧化铁纳米探针,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免疫,复合超声微泡对比剂及光学对比剂等,应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显像,肿瘤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肿瘤淋巴结转移等.③新型的放射学分子成像方法:如磁性粒子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等.③多模态或多参数分子显像:MRI、PET、SPECT、超声及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中两种或多种技术的结合.④干细胞追踪及显像.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CT及MRI对颅骨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以骨质破坏为主的颅骨良性病变的CT及MRI表现,并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中骨纤维结构不良6例,主要CT表现为局限性小病灶(5例)多呈磨玻璃密度,弥漫性病灶(1例)可见磨玻璃密度及丝瓜络样改变;主要MRI表现为病灶在T1WI及T2WI上均以低信号为主;骨化性纤维瘤3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破坏不明显,无骨膜反应;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主要CT表现为病灶内可见多发骨性分隔,MRI上可见病灶呈多房样改变;胆固醇性肉芽肿1例,在T1WI、T2WI及压脂图像上病灶均呈高信号,有一定特征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其特征性影像表现为病灶内可见液 液平面。结论:部分颅骨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检查有助于这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