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智能化血管跟踪MRA在胰肾联合移植(SPKT)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SPKT病例5例,采用GE1.5TMR扫描机,先行常规扫描,再行MRCP和MRU检查。在此基础上行Smart Prep MRA成像。所有智能化血管跟踪MRA的源影像均采用IVI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5例SPKT的智能化血管跟踪MRA的腹主动脉远端、髂内外动脉、主要移植动脉及其1~2级分支均清晰显示,其中3例患者血管异常被DSA证实。1例胰腺急性排斥反应者显示胰腺分支血管闭塞,另1例显示脾动脉的动脉瘤形成及血管连接处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近端狭窄。第3例为急性肾脏排斥反应伴肾梗死者显示肾动脉的近端及远端血管闭塞。结论:智能化血管跟踪MRA能显著提高动脉的信噪比,减少流动伪影,进而提高MR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以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术前高端弥散磁共振扫描数据。在评估IDH1基因型时,将其分成58例IDH1野生型和48例IDH1突变型两组。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在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时,纳入94例患者,将其分为包括31例WHOⅡ级、20例Ⅲ级以及43例Ⅳ级三组。构建不同重建模型,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峰度成像(DKI)、神经突方向离散与密度成像(NODDI)以及标准模型成像(SMI)。比较各模型衍生参数的组间差异及鉴别诊断效能。评价ki67标记指数(Ki67 LI)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模型各参数在IDH1野生型与突变型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MI模型的轴突信号分数(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88,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5.9%。在较低级别胶质瘤(LrGG)亚组中,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72,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70.6%。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亚组中,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  相似文献   
103.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运动皮层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研究RTIP-fMRI对“手结节”的功能定位及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对指运动时运动皮层的功能改变。方法:采用GE1:5TMRI扫描机及具有RTIP功能的工作站,成像序列为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平面回波成像。10例右手利健康志愿者及3例额顶叶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运动激活由大拇指和其它四指的依次对指运动所组成,数据分析采用“相关系数”几何算法,结果:(1)RTIP-fMRI能对“手结节”准确定位,并且功能图与解剖图上“手结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对指运动时运动皮层的激活包括对侧M1/S1区(M1区包括大部分“手结节”),SMA区及同侧少量M1区;(3)时间过程图呈“城垛样”改变,相关系数范围为0.51-0.88:(4)对于额顶叶占位病变,RTIP-fMRI能准确显示M1区的移位变形及受累。结论:RTIP-fMRI能对运动皮层准确定位,具有其它fMRI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广泛应用于脑功能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I。)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L及DSC-PWI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的3D-ASI.DSC-PwI灌注后处理图像并进行评分(显示有低灌注记为-1,未见明显灌注异常记为0,高灌注记为+1),并比较分析ASI-CBF与PWI测量的CBF、CBV、MTT及TTP之间的差异。结果:32例中ASL显示灌注异常者有28(87.5%)例,PWI-CBF、PWI-CBV、PWI-MTT及PWI-TTP异常者分别为18(56.25%)、18(56.25%)、19(59.38%)和21(65.63%)例。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ASI。与PWI各参量图像所显示的灌注异常概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2、0.004和0.016);除去在任意一种灌注图像上显示为高灌注的病例后,ASL-CBF与PWI各参量比较的P值分别为0.008、0.008、0.063和0.125,其中MTT及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MRI技术,ASL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为真实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梗死的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复习文献并回顾性分析两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GG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两例脑GG临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1例发生于脑室系统,1例位于枕叶;影像学上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各异;病理学表现为发育不良的神经元与新生的胶质细...  相似文献   
106.
【摘要】2019年RSNA年会科学报告中头颈部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各种常规及先进成像技术在临床急诊及规范应用方面的探索;②头颈部钆对比剂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③新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放射组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及头颈部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RADS)在头颈部肿瘤定性诊断、疗效预测方面的研究;④人工智能在头颈部的图像分割、图像合成、定性诊断、分子病理及临床疗效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不同神经网络算法在头颈部成像分析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氧摄取分数(OEF)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2 FLAIR)、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及OEF序列扫描,观察脑梗死区域的氧摄取分数(OEF)、静脉血容量百分数(vCBV)、可逆性横向驰豫率(R2*)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6例脑梗死区域OEF增加,其中4例vCBV、R2*增加,1例vCBV减低、R2'无明显变化,1例vCBV、R2*信号均无明显变化;7例脑梗死区域OEF减低,其中6例vCBV、R2*减低,1例vCBV增加、R2*无明显变化。结论:MRI-OEF序列有望应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细胞氧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定量研究脑铁沉积的磁共振检查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铁沉积的关系.方法 PD患者30名作为研究组,男22名,女8名,平均年龄57.7岁(38~74岁),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双侧症状患者20名作为PD组1,单侧症状PD患者10名作为PD组2.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常规MR头部平扫和SWI检查,经后处理在相位校正图上分别测量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和丘脑的相位校正值(CP),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P值与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r=-2.81,P<0.05).PD组1、PD组2与对照组在以下核团(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的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丘脑和尾状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1和PD组2各兴趣区CP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2的症状同侧和对侧之间CP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CP值与脑铁含量呈负线性相关联;②局部铁含量的增加与PD的发病有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③在PD的亚临床期就有铁异常沉积;④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和壳核,与丘脑和尾状核无关.  相似文献   
109.
110.
多种有关用统计学原理来分析mMRI数据这方面的方法已经被提出,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分析 目的是为了产生一幅图像以用于确定任务相关的显著信号变化区。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参考-频率法,该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的谱密度进行非参数估计来测试任务频率和血液动力学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激活区定位的目的。之后本文通过分析同一组fMRI数据将这种方法和统计参数映射法和相关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探测由于运动任务所产生的激活区方面是有效的。该方法非常适合探测刺激任务是以周期序列的形式产生时的激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