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固定联合人工骨注射治疗儿童肱骨单纯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9年6月,对31例儿童肱骨单纯性骨囊肿,在C臂机透视下,在肱骨内、外上髁分别做1 cm切口,由肱骨远端向近端置入2枚弹性髓内针固定,经皮穿刺注射人工骨填充病灶。结果手术时间60~95 min,(68.0±10.5)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34.7±8.7)ml。31例随访36~65个月,(49.6±10.8)月。按改良Neer标准,Ⅰ级(愈合)22例,Ⅱ级(部分愈合)8例,Ⅲ级(持续存在)1例,无Ⅳ级(复发),治疗有效率96.8%(30/31)。无感染、病理性骨折。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联合经皮穿刺人工骨注射治疗儿童肱骨单纯性骨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2.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其数量占冠造人群的1%左右[1],属于冠状动脉的恶性畸形,因其可在无阻塞性冠脉病变的情况下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晕厥乃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观察色努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探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色努支具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9例,其中女性46例,男性3例,治疗初始年龄12.6±1.3岁(10~15岁),初始主弯Cobb角32.5°±6.9°(20°~45°),初始Risser征2.2±1.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每日佩戴时间等信息;影像学资料:初始、佩戴支具即刻和随访的系列脊柱全长X线片。通过佩戴支具即刻X线片计算初始支具矫正率。评估治疗后结果:Cobb角减少≥6°定义为“改善”,Cobb角变化5°以内定义为“稳定”,Cobb角增大≥6°定义为“进展”,前两者为治疗成功。观察初始支具矫正率在各组结果中的差异;分析畸形进展的患者相关因素:畸形严重程度(20°~29°,30°~39°及40°~45°三组)、Risser征(0~4)和侧凸类型(胸弯、胸腰弯/腰弯、双主弯三种类型);并分析影响初始支具矫正率的可能因素。结果:49例患者平均治疗2.0±1.0年,所有患儿每天支具佩戴时间在18~20h以上,依从性良好。随访2.0±1.0年(1~5年),末次...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通过对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皮、瓤、种子)中核苷类、氨基酸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方法分析安徽产双边栝楼果皮、果瓤和种子中的氨基酸类、核苷类化学组成及含量。结果:从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中检测到氨基酸19种,所测得氨基酸类成分含量为栝楼果皮(3.23%)栝楼瓤(2.22%)栝楼子(0.591%),果瓤中精氨酸、瓜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约占所测得氨基酸总量的62%,果皮中瓜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约占所测得氨基酸总量的81%;种子中除精氨酸含量较高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低于0.1%。各部位中胸苷和胞苷总量为栝楼果皮(116.9μg·g~(-1))栝楼瓤(38.09μg·g~(-1))栝楼子(23.38μg·g~(-1))。结论:双边栝楼果实各部位均含有较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类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尤其是作为产地初加工废弃物的果瓤,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5.
为建立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体系,该研究以3种酚酸(酯)类、6种苯酞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干燥后样品外观性状等指标,对经不同干燥加工方法所得当归药材样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经控温控湿、中短波红外及微波真空干燥法加工后的当归药材所含绿原酸、阿魏酸显著高于新鲜样品及产地传统干燥方法加工样品;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法加工样品,其整体化学特征与产地传统干燥方法加工样品较为近似,可作为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的适宜方法。以产地传统干燥加工方法所得当归药材样品为参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当归药材控温控湿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能耗、干燥时间等其他参数,最终确定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适宜工艺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法,第一阶段干燥温度40~45℃,相对湿度25%以下,干燥目标水分50%,缓苏时间12~24 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60~65℃,相对湿度20%以下,风速35~40 Hz。该研究为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的选择以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支撑,也为根及根茎类药材产地加工共性技术的形成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6.
该研究以苦参花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分析苦参花不同物候期中生物碱类、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含量,以期发现苦参花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山西长治产苦参花中7个生物碱类及7个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花期中都含有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碱、槐果碱7种生物碱,各碱总和为花蕾1.47%、半开花1.34%、盛开花1.17%、败花1.01%,其中主要生物碱为N-甲基金雀花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约占总生物碱量的83%;所测定的芦丁、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苷、三叶豆紫檀苷、苦参酮、苦参醇7种黄酮类成分,各黄酮总和花蕾495.2μg·g-1、半开花313.7μg·g-1、败花224.2μg·g-1、盛开花193.0μg·g-1,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所测总黄酮量的89%~94%。结果提示苦参花所含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是其主要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可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7.
以玄参为代表,探讨现代干燥方法及影响因子对其品质的影响,优选适宜的玄参现代干燥工艺,为根类中药材的干燥加工提供示范。采用控温控湿干燥、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中短红外干燥等不同的干燥方式和设备,设置与干燥密切相关的条件因子进行干燥加工,得到分析用玄参样品;采用UPLC-MS/MS测定玄参中与中医功效密切相关的环烯醚萜类主要化学成分、苯丙素类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玄参中多糖类成分进行测定。控温控湿干燥、中短红外干燥方法得到的药材性状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微波真空干燥及真空干燥方法所得药材性状与药典玄参性状项下描述有一定的差异。与新鲜玄参相比,干燥加工品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均有降低,苯丙素类安格洛苷-C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优化干燥主要因子为控温(70℃)、控湿(15%~10%),干燥耗时较短,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类和多糖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含量稳定在较高水平区间。采用控温、控湿干燥条件加工的玄参药材外观性状与主要功效物质的含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品质较为优良。该方法为玄参等根类中药材的适宜干燥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小建中胶囊浸膏液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否存在抑菌作用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方法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和临床分离的4例多药耐药菌株及3例敏感菌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打孔法测定小建中胶囊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是否有抑菌作用,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小建中胶囊浸膏液对Hp菌株的MIC值。结果小建中胶囊对Hp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敏感及耐药菌株体外均有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78~1.56 mg/m L,且对抗生素耐药和敏感菌株之间无差别。结论小建中胶囊在体外对Hp有抑菌作用,有望用于Hp相关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患儿28例,其中资料完整者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12~16岁.平均13.5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均为单侧受累.损伤方式:打篮球时受伤10例,跳跃时受伤7例,踢足球时受伤8例.根据Ogden分型标准,1A型1例,1B型4例,2A型5例,2B型7例,3A型4例,3B型4例.除1例1A型患儿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长腿石膏前后托固定外,余2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7年,平均43个月.术后3个月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0°~140°,术后6个月恢复伤前运动水平.按照Mosier临床评价标准,结果均为优.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发生胫前间室综合征.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个月,伸膝装置序列正常,无一例患儿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失效或肢体畸形.结论 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是一种不常见的特殊类型的骺损伤.在伸膝装置突然加速或减速的运动中,当髌韧带的牵拉力超过胫骨结节骨骺、周围软骨膜以及邻近骨膜的结合力时,就会发生胫骨结节的骨骺骨折.该骨折多见于13~16岁的男性患儿,单侧发病为主;可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患儿膝关节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3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thod and prognosis of tibial tuberosity avulsion fracture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7, there were 25 cases (23 boys and 2 girls). The age at injury ranged from 12 to 16 years(average 13.5 years). All cases were unilateral involved (10 of left, 15 of right). All of the injuries resulted from participation in athletic activities, 10 in basketball, 7 while jumping, and 8 in football gam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Ogden, there were 1 type 1A, 4 type 1B, 5 type 2A, 7 type 2B, 4 type 3A, and 4 type 3B fractures. One type 1A fracture was treated nonoperatively with east immobilization, and other 24 fractures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of 25 cases were followed from 14 months to 7 years (average 43 months). The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joint was 0°-140°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all of them recovered to pre-injury levels of activity by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osier clinical assessment system, the final outcome 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in all. Wound healed primary, no compartment syndrome was found. The time of bony union ranged from 2 to 5 months, with the mean time of 3 months. No complications of infection, ex-tremities deformity and inner fixation failure were found. Conclusion The tuberosity avulsion fracture in children is an uncommon and special type of epiphyseal injury. These fractures occur in the narrow range of 13 to 16 years of age.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re males, and most of them are unilateral involved. This in-jury has an excellent outcome without deformity or functional loss, once adequat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fracture frag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