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0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99篇 |
口腔科学 | 74篇 |
临床医学 | 234篇 |
内科学 | 484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1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201篇 |
综合类 | 1064篇 |
预防医学 | 330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27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78篇 |
肿瘤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85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223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小儿上尿路结石2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疆地区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收治的286例小儿上尿路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有明显的区域、族群分布和结石成分特征;均经影像学确诊;239例行开放手术取石治疗.结果:开放手术取石239例,一次取尽结石率89.0%,术后2~12年复发41(14.3%)例,术中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磁共振尿路成像对小儿尿路结石形态诊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开放手术适应证广、技术成熟,仍是目前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治疗成人Hartofilakidis 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69例(81髋)成人高位DD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女58例,男11例,平均年龄为35.4岁(16~65岁),均为Hartofilakidis Ⅲ型DDH。临床主要症状为:患髋疼痛,不等长,跛行。双下肢长度平均差值为4.1 cm,平均脱位高度为5.8 cm。均采用股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臼杯骨量覆盖80%以上。随访观察截骨处的愈合情况、患肢长度及并发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4.5年(1.5~9.0年)。临床疼痛症状缓解,双下肢长度的平均差值降至1.1 cm。1例术中股神经不全损伤(术后4个月恢复),截骨近端上移4例,截骨远端骨折1例,远端松动旋转移位2例,术后截骨端不愈合或延迟愈合5例,术后脱位2例,血栓2例,术后感染1例。病人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0.4±4.3)分提高至(86.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6,P=0.031)。结论 对于Hartofilakidis Ⅲ型DDH病人,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可有效平衡双下肢长度,缓解患髋疼痛,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4.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是一种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CBT生长较为缓慢,发病率约为0.012%,无年龄差异,大多数为良性,但有2%~9%会发生恶变,女性发病稍多于男性,家族史患者约占10%。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 探究山东、贵州、江西微小扇头蜱携带感染各种无形体类病原体情况,鉴定无形体物种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 从山东、贵州、江西采集微小扇头蜱,混样后提取DNA,用无形体特异性的引物进行检测。基于获得的无形体16S基因序列用PhyML构建进化树。结果 从山东省的蜱中检出8份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边缘无形体,与已知种同源性100.00%;贵州省的蜱中检出23份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博乐无形体,与已知种同源性99.76%~100.00%。结论 山东和贵州地区分别存在边缘无形体和博乐无形体的流行。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出现短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治疗后7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患者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未发生组与发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IS患者出现短期不良反应与年龄、高血压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患有高血压是AIS患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248例的临床资料,对血肿清除、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血肿置管引流3~5天,引流管拔除时血肿总清除率70%~95%;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39例,颅内感染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肺栓塞1例;248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6例,死因为再出血3例,颅内感染2例,肺栓塞1例,出院242例患者中获得随访210例,随访时间3月~1年。基本痊愈45例(21.4%),显著进步113例(53.8%),进步36例(17.1%),无变化或恶化4例(1.9%),死亡12例(5.7%)。结论: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探讨依迭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30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比较存在明显差并(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怠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基础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