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利用CTA进行肾动脉成像并测量肾动脉各级分支的血管管径,研究肝硬化患者肾动脉各级血管管径变化情况。方法对47例经B超、CT、生化、肝穿刺等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及36例对照组病例进行CTA扫描,并测量、对比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血管管径,比较两组中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左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管径的平均值均略小,但经独立两样本t检验,两组间动脉管径无显著差异。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在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内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左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管径的平均值呈略递减趋势,但经方差分析,Child A、Child B与Child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在Child A、Child B、Child C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时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血管管径改变不明显,血管管径也没有随着肝硬化程度加深而出现明显变窄。  相似文献   
122.
病例1,男,48岁.因"误吸缝衣针10余天"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CT检查:左下叶背段示类圆形囊腔(图1A),大小约6.0 cm×4.8 cm,略不规则,分叶状,内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最厚约2mm.  相似文献   
123.
当全部或部分肺静脉未能与左心房连接,而直接或通过转位静脉流入右房时,就叫做肺静脉畸形引流。全部肺静脉受罹通常称为完全性,而一侧或两肺的部分受罹则称部分性。Beeker 和 Anderson 却认为单侧完全性或单侧部分性畸形引流的术语更可取。这样,当来自一侧肺的全部静脉引流异常就称完全性畸形引流,右侧或左侧。当两肺都受罹时,称为两侧完全性畸形引流。同样,当一侧肺部分引流异常时,就称为部分性畸形引流,右侧或左侧或两侧。因而,使用完全性、部分性,单侧性或双侧性这些术语,是为了能清楚地描述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所有类型。  相似文献   
124.
胸部DR后处理功能诊断SARS的RO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胸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正位图像及其后处理图像在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共72例临床诊断或临床疑似SARS患者的首次胸部DR图像.对上述DR图像进行"交响乐"软件后处理得到增强图像.两种图像的诊断结果用Windows 95版ROCFIT软件进行ROC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0软件绘制ROC曲线图.结果72例临床诊断或临床疑似病例图像后处理前后的ROC分析显示,后处理前曲线的截距(a值)为0.906 6,斜率(b值)为0.831 0,曲线下面积(Az)为0.757 2;后处理后a值为1.974 5,b值为1.427 5,Az为0.871 4.两种图像诊断的ROC曲线及Az明显不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R图像后处理可早期检出更多的渗出病灶,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SARS疾病.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胸片所见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市458例SAR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每次胸片资料。所有患者都临床确诊并经免疫学检查证实,临床资料及胸片资料同时较齐全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激素与否将其分为两组。【结果】应用激素组257例,未用激素组201例。两组在首次见到肺内病变时间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7,P=0.157);激素用于临床表现较严重的病例,胸片上肺内病变达高峰时间较未用激素组长(t=3.242,P=0.001),所累及的肺小区个数较多(t=3.982,P〈0.001),住院时间较长(F=2.731,P〈0.001)。始用激素于病程10d之内及10d之后比较,后者肺内病变达高峰时所累及的肺小区个数较多。最大日剂量较大者,其病变存留较久、住院时间较多(F=3.040,7.044;P〈0.001,〈0.001)。【结论】激素用于症状较重的SARS患者的情况下,病死率不高,提示激素在SARS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影像表现为多发结节团块影10例,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单发结节2例,实变影3例.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区.经过治疗,短期内(2~6个月)结节病灶可快速进行性缩小,数目减少;随后病灶吸收消散较慢,约1~2年,部分长达5年.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影像表现多样,CT检查有助于PPC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127.
终末期肺病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改变。方法6例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肺移植术,其中4例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1例为中毒性细支气管炎患者接受单肺移植,另1例为外周型肺腺鳞癌并双肺转移接受双肺移植。用胸片及CT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变化。结果6例肺移植手术全部成功,6例中围手术期3例死亡,3例已存活16~36个月。术后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出现再移植肺水肿,3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气胸,2例术后1~2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及时的胸片和CT检查对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8.
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对正常冠状动脉显示的可靠性。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行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一周内对这40例志愿者行分段冠状动脉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成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扫描时间。结果38例受检者完成检查,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时间明显短于分段冠状动脉成像(P<0.01)。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评分在Ⅲ级以上的血管为138支(90.8%),分段冠状动脉成像为130支(85.5%),两者对血管显示率无明显差异(P>0.05)。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较分段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SNR)(P<0.01),两种方法对比噪声比(CN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与分段冠状动脉成像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异,但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的分支显示好。  相似文献   
129.
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统高千伏胸部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 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 (DR)在胸部的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DR胸部影像和传统高kV胸片各 10 0 0例 ,由 3位放射学医师对影像进行分析 ,分别统计甲、乙、丙及废片率 ,同时对胸部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结果  (1)DR影像 :甲片率 5 0 6% ,乙片率 3 8 5 % ,丙片率 10 9% ,废片率 0 %。 (2 )传统高kV胸片 :甲片率 41 1% ,乙片率 44 1% ,丙片率 13 3 % ,废片率 1 5 %。 (3 )肺内的细微结构显示率 :DR影像为 10 0 0 % ,传统高kV胸片为 78 6%。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968 6,P <0 0 0 1)。结论 DR胸部影像的诊断图像质量好于传统高kV胸片。DR系统操作简单 ,成像快捷 ,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1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单支冠脉异位起源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类型、单支冠脉的类型及数量。对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分别采用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结果: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共421例,合并单支冠脉者43例,平均发病率为10.2%,其中肺动脉闭锁PA 11例,大动脉转位TGA 11例,法洛氏四联症TOF 4例,永存动脉干PTA 3例,右室双出口DORV 14例。在本组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中,主动脉与肺动脉间走行(Ⅱb)最多,占51%;其次为走行于右心室圆锥部或肺动脉前(Ⅱa),占28%;单支冠脉起源于右窦(Ⅲ)占14%;单支冠脉远段延续为对侧冠状动脉(Ⅰ)为5%;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根后部(Ⅱp)最少,占2%。对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行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值为20.805,P=0.186,说明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类型的构成比不全相同,但是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本研究单支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ORV(18.4%)>PTA (14.3%)>TGA(13.8%)>PA(10.4%)>TOF(2.9%)。结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不同,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患儿,尤其是右心双出口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