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定量CT参数与肺功能检杳指标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全肺灌洗术前后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PAP患者共37次肺CT及同期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15例20次(两肺19次,单肺1次)行全肺灌洗前后的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定量CT参数采用患者的最大吸气末全肺容积、全肺质量、全肺含气体积、平均肺体积、平均肺密度及全肺含气体积/全肺容积.肺功能检查指标采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_1)、1秒率(FEV_1/FVC)、呼吸峰流速(PEF)、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以及肺一氧化碳弥散常数(D_LCO/VA),以中国成人肺功能正常参考值作为正常预计值,分别取其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全肺质量与FVC%、FEV_1%具有相关性(均P<0.05);全肺含气体积与FVC%、(FEV_1/FVC)%、D_LCO%、D_LCO/VA%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平均肺体积、平均肺密度及全肺含气体积/全肺容积分别与FVC%、FEV_1%、(FEV_1/FVC)%、PEF%、D_LCO%、(DLCO/VA)%之间具有相关性(均P<0.05);在所有指标中以全肺含气体积/全肺容积与D_LCO%、(D_LCO/VA)%关系最密切(r=0.725、0.725,均P=0.000).(2)PAP患者经全肺灌洗术后,定最CT检查全肺质量显著减低[(1613±459)g比(1293±351)g,P=0.000],两肺的平均肺密度明显减低[(0.5178±0.15)g/ml比(0.4312±0.10)g/ml,P=0.000],平均肺体积明显增加[(1.216±0.70)ml/g比(1.573±0.61)ml/g,P=0.001],全肺含气体积/全肺容积升高(0.5110±0.14比0.6005±0.10,P=0.000).全肺灌洗前后的全肺容积与全肺含气体积呈正相关(r=0.911,P=0.000).结论 通过最大吸气末行螺旋CT扫描获得的PAP的定量CT参数与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相关性好,因而本法是一种有效的CT肺功能成像技术.全肺灌洗术后以定量CT结果中的全肺质量、平均肺密度及平均含气肺体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混合型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例纵隔MGC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同时行PET/CT检查。结果7例病灶均表现为分叶状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病灶最大径9.0~20.1cm,中位数15.7cm;增强动脉期瘤内均见强化迂曲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增多,瘤灶实性部分强化较动脉期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5例PET/CT检查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1.5。结论青少年男性、增强动静脉两期血管影逐渐增多、瘤灶实质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瘤灶血供丰富却不同程度囊变及坏死、18F-FDG高代谢的前纵隔囊实性肿块,有助于提示MGC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跟踪观察,了解其康复期X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3-06~2004-04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2例SARS患者出院后每隔3个月进行X线检查。结果 发病后第3、6个月X线正常/异常患者比分别为52 /28和32 /13(P=0 015);其中11例在第3、6个月和15个月表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和网格状改变的例数分别为( 11, 4, 5 )、( 9, 4, 4 )和( 6, 1, 1 ) (任两者比, P均<0. 01);急性期的病灶范围、气胸、纵隔气肿、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氧合指数和轻重对X线的转归有影响,而无创通气和激素没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未显示危险因素。结论 SARS患者康复期X线的病变表现为纹理增粗、紊乱和网状改变。这些病变均可逐渐吸收,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14.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气管肿瘤20例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20例原发气管肿瘤,良性1例,CT表现为腔内光滑结节,窄基底,气管壁无增厚;低度恶性肿瘤6例,表现为宽基底腔内结节型及围管浸润型为主;恶性肿瘤13例,CT表现为腔内外生长型及隆突肿块型。临床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喘鸣、咳血丝痰。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显示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形态学特征,有利于病灶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5.
SARS胸片检查的摄片方法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今年初在世界多个同家流行的急性传染病,广东发病较集中。SARS起病急,病情重,发病时肺部出现病变,需要摄胸片进行诊断,南于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大量的胸片在病房内完成。对大量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如何进行胸部摄片检查,检查人员如何进行防护,笔者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6.
【摘要】目的:研究圆锥动脉干畸形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经手术证实的圆锥动脉干畸形型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儿均在本院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类型及数量。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发生率采用行×列Person 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对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冠状动脉异位起源构成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结果:圆锥动脉干畸形型先天性心脏病共276例,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者47例,平均发病率为17%,其中肺动脉闭锁PA 11例,大动脉转位TGA 15例,法洛氏四联症TOF 4例,永存动脉干PTA 6例,右室双出口DORV 11例。在本组圆锥动脉干畸形型先天性心脏病伴发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中,单冠状动脉SCA最多,占48.94%,其次为对侧冠状动脉或无冠窦起源OO,占29.79%, 冠状动脉多发起源 MO占14.89%,冠状动脉高位起源 HO为4.26%,冠状动脉肺动脉起源PO最少,占2.13%。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卡方值为15.452,P值为0.472,说明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冠状动脉异位起源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冠状动脉异位起源构成比不全相同,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本研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TA(35.3%)>TGA(27.3%)>DORV(25%)>PA(16.9%)>TOF(4.2%)。但是TGA的构成比高达32%。结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发生率及构成比不同,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严重程度相关;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动脉转位伴发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患儿。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利用CTA进行肾动脉成像并测量肾动脉各级分支的血管管径,研究肝硬化患者肾动脉各级血管管径变化情况。方法对47例经B超、CT、生化、肝穿刺等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及36例对照组病例进行CTA扫描,并测量、对比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血管管径,比较两组中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左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管径的平均值均略小,但经独立两样本t检验,两组间动脉管径无显著差异。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在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内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左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管径的平均值呈略递减趋势,但经方差分析,Child A、Child B与Child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动脉一级分支与主干比值在Child A、Child B、Child C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时肾动脉主干、第一级分支的血管管径改变不明显,血管管径也没有随着肝硬化程度加深而出现明显变窄。  相似文献   
118.
病例1,男,48岁.因"误吸缝衣针10余天"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CT检查:左下叶背段示类圆形囊腔(图1A),大小约6.0 cm×4.8 cm,略不规则,分叶状,内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最厚约2mm.  相似文献   
119.
当全部或部分肺静脉未能与左心房连接,而直接或通过转位静脉流入右房时,就叫做肺静脉畸形引流。全部肺静脉受罹通常称为完全性,而一侧或两肺的部分受罹则称部分性。Beeker 和 Anderson 却认为单侧完全性或单侧部分性畸形引流的术语更可取。这样,当来自一侧肺的全部静脉引流异常就称完全性畸形引流,右侧或左侧。当两肺都受罹时,称为两侧完全性畸形引流。同样,当一侧肺部分引流异常时,就称为部分性畸形引流,右侧或左侧或两侧。因而,使用完全性、部分性,单侧性或双侧性这些术语,是为了能清楚地描述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所有类型。  相似文献   
120.
胸部DR后处理功能诊断SARS的RO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胸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正位图像及其后处理图像在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共72例临床诊断或临床疑似SARS患者的首次胸部DR图像.对上述DR图像进行"交响乐"软件后处理得到增强图像.两种图像的诊断结果用Windows 95版ROCFIT软件进行ROC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0软件绘制ROC曲线图.结果72例临床诊断或临床疑似病例图像后处理前后的ROC分析显示,后处理前曲线的截距(a值)为0.906 6,斜率(b值)为0.831 0,曲线下面积(Az)为0.757 2;后处理后a值为1.974 5,b值为1.427 5,Az为0.871 4.两种图像诊断的ROC曲线及Az明显不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R图像后处理可早期检出更多的渗出病灶,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SARS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