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射频消蚀术(RFCA)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技术,但在儿科报道不多。现将我科1992年3月~1995年7月应用RFCA治疗小儿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PSVT)30例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本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10岁),均有SVT发作史,病程4月~11年,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欠佳或不能长期坚持眼药。临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儿行食道心房调博均可诱发SVT,并初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4例。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常规放置电…  相似文献   
22.
我院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院内感染控制与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十分重视非典在院内感染控制与预防的研究,及时建立了监控管理组织,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了各级各类人员对非典的认识,并制定了控制非典传播和感染的对策,调整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了两个零的要求,即无一位医务人员在医院内感染,无1例非典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3.
国产与进口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的对比研究,评价国产心健封堵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6月,分别采用amplatzer及国产心健封堵器进行PDA介入治疗83例及197例。对两组疗效,并发症,价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8%及100%;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残余分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国产封堵器组的输送长鞘较amplatzer组大,但未限制其在本组资料中的应用。国产封堵器组无严重并发症,amplatzer组出现溶血及股动脉血栓各1例。国产封堵器的费用明显低于amplatzer堵闭装置。结论:国产心健封堵器达到进口装置的疗效水平,并发症少,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封堵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酒精性肝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疗程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及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成为CHD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然而目前人们对常见CHD介入治疗仍存在着一些争论。现重点讨论PDA、VSD、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常见CHD介入治疗适应证及方法学等方面的进展及争论。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小儿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AIVR)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2002年10月至2011年5月,1179例VSD患儿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行经皮VSD封堵术(室缺封堵组),术后检出AIVR17例。在我院门诊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392例非介入治疗患儿(非介入组)以及在我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988例(房缺封堵组)作为对照。比较室缺封堵组与对照组间AIVR的检出情况。对室缺封堵组9例患儿进行治疗,并对17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室缺封堵组术后动态心电图AIVR检出率高于非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日常规心电图AIVR检出率高于房缺封堵组(P<0.05)。室缺封堵组所有AIVR患儿封堵术后1个月动态心电图均无AIVR,随访中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心电图无AIVR。结论室缺封堵组封堵术后AIVR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其发生与VSD封堵有关。该病多无自觉症状,预后良好,可能无须治疗。  相似文献   
27.
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婴儿及新生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 d~12个月),其中13例并心内畸形。患儿均行胸片、心脏超声及螺旋CT检查,其中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血管环松解术,1例行血管环松解术+心包补片扩大气管成形术。11例在术中同时治疗心内畸形。结果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1例并气管环),右位主动脉弓/左侧韧带或迷走左锁骨下动脉8例,双主动脉弓1例,无名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肺动脉吊带、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形成2处血管环并气管环1例。超声心动图漏诊9例。16例CT检查均诊断为血管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受压。其中14例治愈或症状消失出院,2例并气管环者死亡。随访11例,其中5例术后仍间断有轻度喘息发作。结论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多表现为气促、喘鸣及呼吸困难,螺旋CT在该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环松解术能使其呼吸道受压情况缓解,气管狭窄明显者应同时行气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28.
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小儿双结病变一例潘宝全,曾国洪,李渝芬(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儿科广州510100)患儿女性,9岁,因活动后气促,发现心跳慢,心脏增大1年半入院。入院前在院外经营养心肌及口服阿托品治疗无效。2年前曾做过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查体神志清,血...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通过临床心电生理的研究,已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主要有下列5种类型:(1)房室结内折返性(AVNRT),约占60%;(2)副束(包括隐性副束)折返性(BTRT),约占30%;(3)窦房折返性(SART);(4)心房内折返性(IART)及(5)心房自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