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侵占患者术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4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侵占患者94例,男性64例,女性30例;年龄18~59岁,平均38.8岁,根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是否合并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分为减压组(41例)和非减压组(53例)。减压组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8~56岁,平均38.4岁;高处坠落伤20例,道路交通伤10例,压砸伤9例,其他原因2例。非减压组,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9.3岁;高处坠落伤26例,道路交通伤15例,压砸伤10例,其他原因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长,术前,术后1、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前,术后3d、12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椎管容积比、Cobb角、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运动功能评分(ASIA motor sc...  相似文献   
42.
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共轭亚油酸 (CLA)对高脂高糖肥胖模型大鼠的干预后 ,观察大鼠体重 ,血脂、以及脂肪组织中的瘦素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CLA对肥胖大鼠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 5 0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1组正常对照组 ,4组模型组 ,模型组高脂高糖饮食 1个月后 ,选出体重大于 2 30 g的大鼠 2 8只 ,在按体重水平随机分为 4组 :肥胖对照组和 3组共轭亚油酸干预组 :低 0 .4 ,中 0 . 8,高 1 6 g/ (kg·bw)。灌胃给予共轭亚油酸4周后 ,测定体重变化和血清中血脂水平 ,Western杂交观察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的表达。结果 与肥胖模型对照组相比 ,共轭亚油酸可明显减轻大鼠体重 ,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脂水平 ,减少脂肪组织瘦素 (leptin)表达水平。 结论 共轭亚油酸能降低大鼠体重、血脂水平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瘦素表达的来影响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度中毒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组常规抗毒加对症及支持治疗,应用床旁纤支镜肺泡灌洗,对照组常规抗毒加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片阴影消失平均时间4.8天,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4.2天,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7.8天,两组病例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1)。33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度中毒致吸入性肺炎,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携带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黄酮类化合物是多数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黄酮类化合物已做了大量研究,其主要结构、分类、裂解规律等均已有较多报道,液质联用(LC-MS)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了黄酮类化合物分析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概述LC-MS技术及其分析方法、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及其主要裂解方式,并综述了LC-MS技术在黄酮类成分分析中的最新研究,旨在为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国家经济负担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微针针刺疗效好、取穴少、痛苦小,便于临床操作,解决了慢性病针刺长期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我们结合目前微针针刺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一些临床资料和研究,总结目前耳针、眼针、腹针、腕踝针等微针的取穴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提出微针针刺发展的前景和不足.  相似文献   
46.
为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毒副作用及费用,对2002-2007年9月我科治疗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托宁治疗组其临床毒副作用(过量、中毒、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托品组(P<0.01),长托宁组单药费用显著高于阿托品组(P<0.01),但出院时两组总药物费用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托宁用于替代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且不明显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7.
牟瑛  季爱玲  曹瑞  刘寒强  王枫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30-1232,I0002
目的:研究二羟异黄酮(Daidzein)和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H2O2诱导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H2O2体外培养CHO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预先加入三羟异黄酮和二羟异黄酮(0.25~20μmol/L)作用24h作为保护后再加入100μmol/LH2O2作用3h,显微镜下观察CHO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活细胞数,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情况,MDA生成量和SOD活性的测定检测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结果:H2O2处理细胞3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体变小、突起缩回;MTT吸光值减小,活细胞数减少;MDA生成量和LDH释放量明显增多,SOD活性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aidzein处理组和Genistein处理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善,MTT吸光值显著增加,MDA生成量和LDH释放量明显减少,与H2O2处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三羟异黄酮相比,二羟异黄酮一样能显著抑制H2O2对CHO细胞的氧化损伤,且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p53、bcl-2和nm2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bcl 2、p5 3和nm2 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探讨bcl 2、p5 3和nm2 3基因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80例胃癌组织、3 7例不典型增生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bcl 2、p5 3和nm 2 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bcl 2蛋白在胃癌癌旁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1%、18.1%和 2 5 .0 % ,其在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bcl 2蛋白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78.2 % ,明显高于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4 8.5 % ,P<0 .0 5 )。p5 3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72 .5 % ,明显低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86.2 % (P<0 .0 5 )。nm 2 3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4.3 % ,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组织的 17.2 % (P<0 .0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nm 2 3的表达阳性率为 5 4.5 %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阳性率 (85 .7% ,P<0 .0 5 )。p5 3与bcl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bcl 2、p5 3和nm 2 3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浮针再灌注”治疗卒中后偏瘫上肢屈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卒中后偏瘫上肢屈肌痉挛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浮针再灌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改良Ashworth(MAS)量表、Fugl-Meyer评定(FMA)量表、肘关节屈曲90°时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杨氏模量平均值(Mean)。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S评分低于治疗前,FMA高于治疗前,治疗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关节屈曲90°时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杨氏模量Mean值低于治疗前,治疗组肘关节屈曲90°时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杨氏模量Mean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浮针再灌注”疗法可降低卒中后偏瘫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肌张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降低肌肉的硬度,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0.
甘草药用价值高,配伍应用广泛,在中药方剂配伍中使用频率最高,被称为“国老” “众药之主”,特征活性成分以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甘草查尔酮等为主,其基于传统和现代药理学理论,在不同的配伍应用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相应的功效。该文首先基于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传统药理,应用本草考证的方法对其配伍应用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可通过“补” “和” “调”在配伍中发挥相应功效,如配伍人参、白术等补药用于补益五脏是基于其强大的补虚作用,配伍芍药、附子等用于多种急症和痛症是基于其缓和药力、药性的作用,配伍大黄、芒硝用于降其烈性是基于其调和药性及机体的特性等。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其现代药理配伍的应用规律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代临床方剂常配伍甘草用于抗炎、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抗病毒、抗肿瘤,配伍麻黄、黄芩用于抗炎,配伍竹茹、丹参、枳实用于保护心脑血管,配伍麦冬、川芎用于保护神经等,同时确定了其特征性成分发挥相关作用的重要靶点为蛋白激酶B(Akt)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其中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重要特征通路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PKG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特征通路为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等,以期为甘草的合理配伍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思路,同时为广大中药复方的配伍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