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但随着人工假体置入病例的增多和假体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同侧股骨骨折较为常见,有学认为可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第3位,处理也很棘手。我院从2003-2006年,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以下简称环抱器)治疗该类型骨折4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FLLDH)系指位于椎间孔及其外侧的椎间盘突出,突出病变位于椎管之外,文献中有称之为“超外侧”、“远外侧型”。由于手术经验的积累和CT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该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愈加为许多学者所重视。我院1999-08~2003-11手术治疗11例。  相似文献   
13.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上位椎管压迫症(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多发于老年人,病程长,如合并上位椎管压迫,病变广泛,症状重叠复杂,临床诊治困难,容易漏诊、漏治[1,2].现将1985~2002年我们收治的该类患者30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老年人断指(肢)再植的适应症,找出其有别于年轻人再植的规律及手术特点,分析其再植的不利因素以及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特点及要求,方法:总结1991-2000年8月间50-69岁断指(肢)再植病79例94指(肢),随访时间6-36个月。结果:94指(肢)病例中再植成功72指(肢),成功率为76.60%,其中获得Ⅰ,Ⅱ级功能39指(肢),仅占再植成功的54.17%,结论:掌握老年人再植的特点及要求,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再植成功率及患指(肢)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髂前上棘骨骺撕脱骨折较少见,近年我们遇到3树青少年参加田径赛跑,引起前骼上棘骨骺撕脱骨折.例1为男性,18岁.因赛跑起跑时,引起右髋部疼痛.查体:右髋及膝关节呈屈曲状态,右髂前上棘处肿胀,触痛明显.x线片示:右髂前上棘骨骺撕脱骨折,经屈髋屈膝卧床休息4周治愈例2、3均为16岁女性,病情及治疗与例1相似.讨论髂前上棘处附着有缝匠肌、阔筋膜张肌,两者收缩时组成力F_1;腹内外斜肌、腹横肌收缩时构成力F_2,两者之间的夹角为α,F_1与F_2的合力F即是引起髂前上棘脱撕骨折的作用力.很明显力F的大小受到夹角α的影响.当α角增大时,力F就减小,相反,当α角减小时力F就增、大.由  相似文献   
16.
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手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找出其解剖及手术特点 ,找出其优、缺点以及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 1994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所做 18例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手外科中应用成功病例进行总结 ,分析手术成功方法及要点。结果 临床治疗 18例均获成功 ,8~ 18个月随访皮瓣成活良好 ,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 ,易于成活。较前臂其他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更具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率为 1 %左右 ,发生于髓内针固定术后所致的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则更常见 ,有的发生髓内针弯曲甚至断裂 ,常需要植骨手术治疗。1 992年 7月以来 ,我们对此类骨折不愈合 1 5例拔除髓内针 ,经股骨大粗隆针孔处 ,将供骨块直接植入骨折间隙髓腔内进行治疗 ,结果骨折均愈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 2例 ,女 3例 ;年龄 2 0~ 4 2岁。均为股骨干上段或中上段处骨折髓内针固定术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伤后时间 8~ 2 0个月。1 2 手术方法 于股骨大粗隆髓内针尾突起处做纵向切口 5~ 7cm ,取出髓内针 ,进一步暴露…  相似文献   
18.
骶部硬膜外囊肿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骶部硬膜外囊肿的诊治要点。方法 1994-1999年7例患者,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行囊肿全部或部分切除+囊颈结扎术,显微外科操作3例,回顾文献探讨病因、发病学。结果 5例经CT或/和MRI得到术前诊断,MRI诊断率100%。7例术后均取得优良效果,随访例无复发,时间4个月-5年。结论 MRI是诊断骶部硬膜外囊肿的可靠方法,囊肿切除+囊颈结扎是有效的手术方法,粘连重者应行显微外科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3—2011-01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96例(137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再发骨折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初始骨折的节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局部矢状面后凸成角,椎体高度恢复、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1例病人32个椎体新发骨折,其中18个椎体为邻近椎体,低骨密度、椎体高度过度.恢复、骨水泥渗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骨密度、椎体高度过度恢复、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采用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应用AOFAS足踝功能量表评分,并测量下胫腓联合间隙及胫腓重叠影。结果8例均在术后4周开始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功能锻炼,1例于术后11个月取出钢板,其余7例均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平均85分,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91分。术后下胫腓联合间隙及胫腓重叠影恢复正常,均未发现内固定失效。1例术后11个月时因局部刺激,要求取出内固定。结论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早期效果可靠,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但也存在局部刺激需取出内固定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