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创伤性食管破裂的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伤性食管破裂随着各种创伤的增多而有所增多,其治疗难度大,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我科从1998年至今共收治创伤性食管破裂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肺隐球菌病为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可形成局部肺肿块,由于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收治1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肺癌的病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伴阵发性、非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于当地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及肺部双原发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食管、肺部双原发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例中1例失访,随访1年生存率70.0%(14/20);3年生存率47.1%(8/17);5年生存率16.7%(2/12)。结论及时发现食管、肺部双原发癌,扩大切除范围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胸部爆炸伤是现代战伤和恐怖袭击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爆炸伤中致死率最高的伤类之一,大部分严重胸部爆炸伤患者死于受伤早期和院前转运途中,故对其紧急救治特别重要。目前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胸部爆炸伤救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针对胸部爆炸伤的分型、院前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胸腔镜一孔法切断胸交感神经干治疗多汗症,总结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8年12月,46例多汗症患者在全麻双腔插管下通过胸腔镜一孔法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方法采用电凝毁损胸2交感神经节。结果术后多汗症状全部消失,11例(39.5%)病人出现上肢以外的代偿性多汗,但基本可以忍受,不影响生活,不需进一步治疗。全组无复发病例,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当今外科治疗手汗症的金标准,单一孔切口更加符合现代美容要求,创伤性更小,其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重度肺爆震伤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效果,为重度肺爆震伤的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8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心胸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重度肺爆震伤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15~65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锅炉爆震伤9例,化工厂爆震伤8例,粉尘爆震伤1例,煤气罐爆震伤15例,地下矿井瓦斯爆震伤2例,炮弹爆震伤1例。按机械通气模式分为辅助/控制模式组(A/C通气模式组)20例、辅助/控制并逐渐改为间歇辅助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组(A/C→SIMV→PSV通气模式组)16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pH)、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氧供给(DO2<...  相似文献   
18.
病例病告患者男, 56岁。因胸闷、气促半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因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先后 2次给予右侧胸腔穿刺抽液,共抽出血性胸液约 1200ml,但症状不缓解,且不能平卧,伴头晕、乏力。查体:体温正常,呼吸 26次 /min,血压 120 /70mmHg。贫血貌,呼吸急促。右胸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右胸浊音,右侧呼吸音消失,左肺查体正常。血常规:白细胞 10 9×109 /L,中性粒细胞 0 54,淋巴细胞 0 46,红细胞 2 6×1012 /L,HGB83g/L,OT试验阴性,血沉 8mm/h。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肺不张。临床诊断:右侧肺大疱并自发性血气胸。给予右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腔胸镜三切口手术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3—2012年4月我科共收治漏斗胸病人68例,采用无腔胸镜双侧胸壁及剑突下三切口手术方法进行矫治。结果: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植入2枚支撑架,63例植入1枚支撑架,术后均达到正常胸廓的形态。6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52月,平均16月。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近期效果满意,无支架排斥反应,无支撑架滑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3月,根据Nuss评定标准,优63例,良5例,差0例,优良率100%。目前已有16例取出支撑架,均无复发。结论:无胸腔镜三切口手术矫正漏斗胸安全易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4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右胸、腹部和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治疗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20例右胸、腹部和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415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1.19%);术后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88例,总转移率为44.76%,分组标记证实颈、胸、腹3组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0例(4.76%)、176例(41.90%)和88例(20.95%);吻合口瘘16例(3.81%)。术后随访326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85%、34.72%。结论 右胸、腹部及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可同时清除颈、胸、腹部3组淋巴结,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