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52例AIDS合并PSM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19例(占36.5%)、实变影7例(占13.5%)、粟粒结节(≤5mm)25例(占48.1%)、结节(>5mm,≤3cm)16例(占30.8%)、肿块(>3cm)1例(占1.92%)、空洞7例(占13.5%)、支气管扩张7例(占13.5%)、肺间质病变31例(占59.6%)、心包积液5例(占9.6%)、胸腔积液11例(占21.2%)、胸膜增厚23例(占44.2%)、纵隔淋巴结肿大32例(占61.5%)。病变累及双侧肺38例(占73.1%)、累及肺段数≥2者42例(占80.8%)。6例肺部无病变,但临床表现均异常。结论:AIDS合并PSM患者的胸部CT常见征象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粟粒结节或结节、间质病变、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磨玻璃密度影、散在多发随机分布的粟粒结节或结节、肺间质病变、病变多为双肺、多叶段分布较具特点,结合发热、特异性“脐凹”样皮疹、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等特征,可高度提示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疮灵液载入胶原相对于疮灵液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将6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疮灵液胶原组、疮灵液组及凡士林组,每组20例。采用一致的外治方案,隔日换药治疗1次。评价指标为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与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细菌感染率。指标记录时间为治疗3次、7次与14次。结果:治疗3次、7次、14次后,疮灵液胶原组与疮灵液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积分、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细菌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凡士林组(P0.05);治疗14次后,疮灵液胶原组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积分与肉芽生长积分均显著优于创灵液组(P0.05),而创面细菌感染率与疮灵液组相似(P0.05)。结论:疮灵液载入胶原海绵后有助于提高疮灵液调控创面炎症及胶原海绵促进肉芽生长的疗效,进一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QCT)研究HIV/AIDS男性患者接受含替诺福韦(TDF)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募集HIV/AIDS男性患者443例,按接受HAART的时间分组:<3月组、3~6月组、6~12月组、12~24月组、>24月组和未治疗组(对照组)。搜集并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骨密度情况。结果:治疗时间3~6月组[(143.05±32.26)mg/cm3]、6~12月组[(139.47±37.35)mg/cm3]、12~24月组[(142.14±37.05)mg/cm3]的骨密度值均小于未治疗组[(163.61±36.17)mg/cm3](P均<0.05)。治疗组骨密度值明显小于未治疗组骨密度值(P=0.0002);治疗时间3~6月组、6~12月组、12~24月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27.91%,27.85%,35.19%)均高于未治疗组(12.07%)(P<0.05)。治疗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24.46%)明显高于未治疗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24.46% vs 12.07%,P=0.0050)。年龄、体重、HAART时间是本组患者接受本方案后发生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QCT可监测HIV/AIDS男性患者HAART(含TDF方案)后骨密度变化,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高峰期发生于治疗6~12月,之后骨密度缓慢减低并逐渐稳定后回升,24月后逐步恢复接近治疗前水平。对年龄>50岁、体重<60kg的男性HIV/AIDS患者HRRT治疗后需特别重视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并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84.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MRI表现,及与HIV阴性结核性脑膜脑炎MRI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与22例非艾滋病患者结核性脑膜脑炎的MRI表现,比较二者MRI表现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艾滋病并发结核性脑脓肿与非艾滋病脑结核患者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4/17,0/22;P〈0.05),但非艾滋病并发脑结核在脑膜增厚、强化,脑内结核瘤,脑梗死,交通性脑积水等方面与艾滋病合并脑结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的MRI表现与非艾滋病患者结核性脑膜脑炎相似,但炎症反应轻,易于形成脑脓肿,MRI检查有助于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病人心电图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3例AIDS病人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心电图(E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DS病人心电图正常者67人,异常者66人。异常心电图中以心肌缺血、Q-T延长、窦性心动过速多见。健康体检者心电图正常者78例,异常者22例。异常心电图中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多见。结论艾滋病可使心脏受累,对已明确的AIDS病人应定期检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同时与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液生化学指标作对比分析。方法分别对41例经肝穿确诊的肝纤维化病人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扩散成像技术测定b值为600S/mm^2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同时测量血液生化学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以及肝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Forns和APRI指数。结果(1)随肝纤维化程度进展,ADC值依次减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ADC值除在S0与S1期间无差异外,余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2)ADC值、血液生化学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G)均〉0.7。在判断s≥2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C为0.88、敏感性为75.9%、特异性为83.3%;在判断S≥3为阳性标准时,ADC值的AUG为0.93、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8.5%。无论在判断S≥2或者是S≥3为阳性标准的情况下,ADC值的AUC均大于血液生化学指标。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是一种能有效检测中重度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骨密度定量CT测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统一的同时校正技术和测量方法对24个离体椎体和64个活体椎体作了mAs、kVp和机型(Somaton CR、Cytec300、GE9800)对骨密度(BMD)测定影响的研究。结果提示:(1)低mas、低kVp扫描是可行的,既大大降低扫描剂量,又不显著影响BMD值,故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2)同机、同kVp扫描能灵敏地反映BMD变化;(3)同kVp或相近kVp不同机型的扫描能增加BMD值的可比性,但不同机型间BMD测量值比较价值有限;(4)使用通用标准校正体模及同时校正技术,制定正规扫描技术和测量方法,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相似文献   
89.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半髋置换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半髋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分析1988~1996年72例(80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半髋置换术后随访5~13年(平均8.4年)的资料,对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术后X线资料,评估影像学变化与疗效间关系。对27例髋臼软骨作病理检查,观察晚期ANFH退变情况。结果:术前病髋Harris评分平均53分,最后1次随访时平均68分。12髋(15%)在随访的3~12年时施行了翻修术。最后1次随访时假体头端移位率为45%(36髋),假体柄松动率为37.5%(30髋)。送检的髋臼软骨均存在变性(100%)。结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半髋置换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LDCT)辅助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CT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常规剂量组),随访胸部CT采用LDCT扫描方案(LD组),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评价2组图像质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组图像质量及2种CT扫描方案X线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2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较高(Kappa=0.65,P<0.05)LD组与常规剂量组之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P=0.35)。LD组ED[(2.43±0.66)mSv]较常规剂量组[(4.02±1.03)mSv]减少约39.55%(t=0.85,P<0.01)。结论 胸部LDCT可用于临床筛查和辅助诊断COVID-19,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能降低辐射剂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