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序列准种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P)和逆转录酶(RT)区及表面抗原主蛋白(HBsAg)序列异质性来探讨HBV准种群状态。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自3例慢性HBV患者血清中扩增靶基因,克隆入T载体。随机挑选13株克隆测序,发现2株克隆出现大段缺失,另11株序列之间总差异率为5.1%;RT和HBsAg氨基酸序列差异率分别为4.9%和7.5%;并发现缺失突变、终止突变等多种突变类型。结果提示,HBV慢性患者体内有HBV准种群,并存在缺陷型HBV病毒。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组DNA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全长为1508nbp,结构为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18bp、197bp和163bp,各编码6个、64个和55个氨基酸残基,长度与小鼠、人类ALR的外显子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慢性感染者体内存在的特殊状态。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设计,以多聚酶链反应(PCR)自身患者血清中扩增全S基因片段,测序以明确变异的部位,并与既往已发表的HBV adr亚型进行序列比较。结果 经测序发现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有变异病毒株编码的截短型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并存有HBsAg和多聚酶区缺陷型病毒基因。结论 在外周血中存在HBV截短型囊膜蛋白编码基因,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X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R1012中,构建HBV X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VR102-X;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X蛋白的瞬时表达,与报告质粒pSV-lacZ共转染H G2爱细胞,用试剂盒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结果质粒pVR102-X在HepG2细胞瞬时表达X蛋白,共转染实验中pVR102-X组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是空质粒对照的3.2倍。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并能够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准种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以已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自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扩增HBV全S基因片段,克隆人pGEMTeasy质粒,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确定HBV的变异现象,DNA测序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 分别自3例患者血清中克隆出29、28和8个阳性克隆,以EcoRⅠ酶切患者1和2的RFLP结果提示各有5种不同的长度带型,PCR产物XhoI酶切RFLP结果表现为高度保守,测序结果发现HBV体内毒株DNA序列高度一致,同一患者两株全S区序列测序结果表明DNA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且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克隆现象。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HCV非结构蛋白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筛选、鉴定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编码基因,为HCV NS5A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抗HCV的基因治疗研究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纯化的HCV非结构蛋白NS5A为固相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HCVNS5A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基因核苷酸序列为789nt,编码由2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具有典型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结构特点,基因编码产物具有HCV NS5A蛋白反应的免疫学活性和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HCV NS5A人单链可变区抗本ScFv编码基因,并获得了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geneof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ALR)wasidentifiedbytwodifferentways.In1994,Hagiyaandhiscolleagues(1)clonedthecDNAofALRofrat,andtheyprovedthattheALRwasthekeycomponentofhep-aticstimulatorsubstance(HSS).Basedonthehighho-mol  相似文献   
18.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体内S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报告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 )同时阳性患血清中S区编码碱基序列及基氨基酸序列的为异特点。方法 以adr亚型的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2例HBsAg/抗-HBs均阳性的患体内扩增的HBV全S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asy质粒,DNA测序确定病毒的变异特点。结果 测序结果发现双阳患与HBsAg阳性患血清中的HBV全S基因比较,核苷酸序列有4个核苷酸位点(0.3%)的替换突变,表面抗原氨基酸序列无特异性替换突变,但HBV多聚酶的间隔区氨基酸序列有3个位点的特异性替换突变。结论 HBV长期携带体内有HBV准种共存: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原因不能归因于病毒的变异,应归结于患免疫系统的个体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异质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已知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基因组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并加以比较。测序结果发现,来源不同的5株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一致率为93.6%,不同克隆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长度有明显区别,氨基酸序列中存有移框、缺失、替换等多种变异类型。说明来源于同一患者的HBV基因组序列之间存在有较明显的变异现象,在患者体内构成了准种群。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型肝炎病毒 (HBV)X基因序列的异质性表现来探讨HBV准种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存在状态。用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3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X基因 ,克隆入 pGEMTeasy质粒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测序结果提示 ,来源于不同患者HBVX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序列同源性为 98.9%~ 99.8% ,但每个序列均不一致 ,符合准种判断标准。X区存在广泛的点替换突变 ;缺失突变占测序克隆总数的 33.3% ,变异区域集中于 12 3位氨基酸编码核苷酸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