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54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117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382篇 |
口腔科学 | 372篇 |
临床医学 | 963篇 |
内科学 | 522篇 |
皮肤病学 | 159篇 |
神经病学 | 144篇 |
特种医学 | 2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434篇 |
综合类 | 1879篇 |
预防医学 | 1026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698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580篇 |
肿瘤学 | 3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325篇 |
2013年 | 320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422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99篇 |
2007年 | 324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322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259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166篇 |
1998年 | 175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11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39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64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措施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含血停搏液对心肌保护的优越性。方法将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冷血心脏停搏液(BCP)组和晶体心脏停搏液(CCP)组,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阻断30分钟和60分钟、开放主动脉后20分钟、术后1天、3天和7天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亚单位(cTnT)及心肌酶谱。结果cTnT的敏感性优于心肌酶谱,cTnT的释放和心肌酶的渗出与心肌缺血时间成正比,主动脉阻断30分钟以上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BCP组均优于CCP组(P<0.05)。结论cTnT可作为心脏外科心肌保护措施的常规检测指标,冷血心脏停搏液对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晶体心脏停搏液 相似文献
52.
原发性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我院发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患者,男,21岁。因咯血2周,咳嗽1周伴左上胸痛而入院。体检:左上肺呼吸音减低。X线检查:胸片示左上肺有8.5cm×6cm卵圆形肿块,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光整,略有分叶,纵隔肺门无明...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体眼压、视野、近视力的影响 ,及中药对抗模拟失重的效果。方法 1 0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 ,用头低位 - 6° 2 1d卧床模拟失重 ,分别于卧床前、中、后测量两组被试者眼内压、近视力及视野。结果眼内压及近视力在卧床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 ,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中心视野变化无显著性 ;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近视力下降。结论 1 )头低位卧床可引起眼压、近视力下降 ;2 )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模拟失重对近视力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经开颅手术切除,经病理学检查得以确诊. 结果随访至今近一年,患者未见复发,生活如常.结论颅内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的良性增生性病变,CT、MRI等可定位诊断,其定性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学上除按原发病治疗外,大的颅内病变需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室,1例为4个憩室;本组气管憩室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直径44.00 mm,最小直径1.50 mm,平均直径为26(23~35)mm。82个气管憩室形状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囊腔样)为62个,气泡样10个,烧瓶样6个,凹槽样2个,三角样2个;MSCT能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为单一细管或多个管道相通,其中2例气管憩室合并感染,本组68例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病例共为38例,占55.88%。结论MSCT可以清晰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的通道、气管憩室的部位、数量、形状和内容物等情况,对气管憩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行全麻通气对拔管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麻醉诱导后喉罩组插入SLIPA喉罩,气管导管组插入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喉罩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气管导管组(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气管导管组苏醒后30 min自诉喉部不适例数多于喉罩组(P<0 05).结论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SLIPA喉罩通气比气管插管通气在拔管期循环动力学更稳定,患者耐受程度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索奥沙利铂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基因(GADD45β)诱导差异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转染p53全序列建立Hep3B+p53.体外合成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群(-618至-314),构建荧光素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Hep3B+p53.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奥沙利铂对GADD45β表达诱导及其近端启动子活性影响差异;比较对DNA合成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抑制差异;通过Caspase-3的表达变化测定凋亡的发生和发展.结果 奥沙利铂对Hep3B中GADD45β诱导并不明显.转染p53全基因序列后,Hep3B+p53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并呈现出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荧光素分析提示奥沙利铂作用Hep3B+p53后的启动子NF-κB(-618/+6)和E2F-1(-470/+6)活性较Hep3B明显增强约1.5倍和0.8倍.奥沙利铂能够更加明显地抑制Hep3B+p53的DNA合成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100 μmol/L奥沙利铂作用后Hep3B+p53DNA合成率为30.41%,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则达到75.60%,与Hep3B相比差异显著.奥沙利铂作用后Hep3B+p53的Caspase-3能够迅速地启动凋亡的发生和发展.结论 p53对铂类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GADD45β诱导具有重要作用,增强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缺氧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率及自噬的变化,探讨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表达并确定体外模拟模型的可靠性;吖啶橙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自噬;以自噬特异性蛋白LC3及P62(P62/SQSTM1)信号蛋白的变化表明自噬的诱导和可能的调控机制;以CCK8检测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前后急性缺血/缺氧下HepG2细胞的增殖率变化。结果:急性缺血/缺氧2 h后,HepG2细胞显著表达HIF-1α蛋白,表明体外急性缺血/缺氧模型的可靠性。急性缺血/缺氧可快速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自噬,继而出现HepG2细胞显著增殖活跃;3-MA抑制自噬后,可特异性抑制急性缺血/缺氧所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急性缺血/缺氧条件下HepG2细胞P62信号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自噬抑制后逐渐恢复正常表达水平。结论:自噬在肝癌体外急性缺血/缺氧过程中对肿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62蛋白的清除有关;抑制自噬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增殖率。自噬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0.
化妆品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皮肤病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病变.分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1].
自2005年1月起,我院皮肤科作为福建省惟一一家化妆品皮肤病监测机构,负责监测福建省化妆品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定期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报告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