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对比研究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等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随机选取的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随机收集2006~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和空军总医院感染控制科分离的部分临床致病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呋辛对金葡菌、表葡菌的敏感率分别为45%和83.33%,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头孢克洛,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38.10%、30.77%、0、0,高于阿莫西林,弱于头孢噻肟。结论第二代头孢菌素目前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仍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明显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92.
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概述了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的研究进展,如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药及生物制剂等,为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重点介绍了生物制剂尤其是TNF—α阻滞剂,为近几年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对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最后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了扩展。结果:置信概率为95%时,血浆低(0.20ng.mL-1)、中(1.96ng.mL-1)、高(50.41ng.mL-1)质量浓度己烯雌酚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6、0.18、2.48ng.mL-1。结论:本法适用于评价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己烯雌酚浓度的不确定度研究,对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氯法拉滨注射液单剂量及多剂量静脉滴注的人体药动学过程.方法:4例白血病患者单剂量恒速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52 mg·m-2·d-1,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入多剂量给药试验,52 mg·m-2·d-1,连续给药5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氯法拉滨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4例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14±205) μg/L,tmax(3.0±1.4)h,t1/2z(4.4±2.0) h,AUC0-t(2475±659) μg· h· L-1,AUC0-∞(2566±606)μg·h·L-1,CLz(21.2±5.1) L· h-1·m-2,Vz(142±97) L/m2,MRT(0-t)(6.3±2.2) h,Zeta(0.18±0.07) h-1,24 h平均尿液累积排泄率为(39.53±20.98)%.52 mg·m-2·d-1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连续给药5d,第5日达稳态,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581±126) μg/L,tmax(2.0±0.8) h,t1/2z(6.4±3.1)h,AUC0-t(2451±349) μg· h· L-1,AUC0-∞ (2603 ±409)μg·h·L-1,CLz(20·4±3.7)L·h-1·m-2,Vz(187±80) L/m,Zeta(0.13±0.05) h-1,MRT(0-t)(5.1±1.8) h,Css(102.14±14.53) μg/L,蓄积因子R(1.04±0.28),血药浓度波动度DF(576.26±226.89)%.结论:氯法拉滨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52 mg· m-2·d-1,连续给药5d,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5.
阿米卡星的临床药动学与体内抗生素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AMK)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药动学、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AE)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AMK的浓度;采用吸光度法测定AMK对6株受试菌(3株标准质控菌,3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内杭生素后效应。以3P87软件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AMK在7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清除率及药-时曲线(AUC)下面积分别,(3.10士0.61)h,(4.18士0.84)L·h-1和(100.12士25.69)μg·h·ml-1。AMK对6株受试菌具有明显的体内PAE,给药后12.5 h体内累加PAE值最大为32 h,平均为30 h;AUC与PA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AMK的药动学及体内PAE研究表明,AMK 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多次静滴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岁~40岁健康志愿者,多次静滴300mg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首次与第五日给药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分别为(5.73±0.79)mg/L、(5.72±0.82)mg/L;t1/2β分别为(2.01±0.27)h、(1.85±0.20)h。首次给药AUC0-∞为(13.50±2.47)mg·h·L-1,第五日给药AUC0-τ为(14.53±2.71)mg·h·L-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续给药至五日的峰谷浓度与第一日给药的峰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滴注甲磺酸帕珠沙星,2次/d,300mg/次,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五日体内未见蓄积。该方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等,为品种最多、研究进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主导地位.从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G上市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的应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很多,包括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住改变、细胞膜主动外排系统及细菌产生灭活酶等.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了解决产酶耐药问题,近年来通过研制耐酶的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途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开创了广阔前景.本文论述了β-内酰胺酶分类、生物活性及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作用特点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8.
本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对比研究了头孢他美与其他4种头孢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头孢他美对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抗菌活性很强,与头孢克洛相似或略强,而比其他对照药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要强,对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抗菌作用较差。对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变形杆菌属、福氏志贺菌、大肠埃杀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国产格列美脲片剂对健康受试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40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经筛选体检后进入试验,随机分为8组,分别单次口服不同剂量格列美脲片,动态监测给药前1d、给药日和给药后1d血糖浓度,数据处理用SAS统计软件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格列美脲片剂2mg至10mg各组对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血糖浓度增有不同的降低作用,给药日2mg至10mg剂量组在早稻后2h血糖浓度较给药前1d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0.
单剂口服多潘立酮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2种多潘立酮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人,自身前后交叉分别口服2种多潘立酮片1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2种多潘立酮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0.73±0.23),(0.73±0.24)h;Cmax分别为(18.78±4.50),(19.69±6.97)μg·L-1;AUC0-t分别为(74.84±19.61),(78.74±22.14)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4%。结论2种多潘立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