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88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01.
102.
目的:了解不同社会参与类型和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筛选获得12 686名老年人,使用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特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性,分析其对老年人积极、消极情绪的影响,探讨多元社会参与类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有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好的发生比高达5.72%~17.50%;休闲娱乐型、社会交往型社会参与及与家人同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两类社会参与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家务型社会参与则对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结论:不同类型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和部分互替性,与家人同住为代表的家庭支持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鼓励老年人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共同居住,以提高老年人的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测算2020-205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失能规模及其照护成本,以期为建立统一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年鉴和全国性的CLHLS调查数据库等,利用总体仿真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对2020-205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失能规模及其照护成本进行预测.结果 我国失能老人总量将由2020年...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目的:探讨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与否及不同照料强度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以2018年CHARLS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664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Probit回归进行实证分析,采用2SLS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1)提供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可能性,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有子女经济支持、自评健康及无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障碍的老年社会参与的可能性更高;2)相较于不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提供高强度照料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可能性更高;3)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决策及参与强度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结论:隔代照料非但不会挤压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反而提高了其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社会应当致力于搭建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的广阔平台,细化帮扶政策,促进隔代照料与社会参与“两相宜”。 相似文献
10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程长,疾病负担沉重,目前尚无治愈药物,但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可延缓其病情进展,因此早期诊断对AD的防治尤为重要。脑脊液检测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侵入性强;而影像学检测价格昂贵且对设备要求高,因此这2种检测均无法作为AD高危人群大规模筛查手段进行推广。血液样本采集为微创伤性、快速、价格经济,且部分血液生物标志物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发生显著变化,由此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可作为筛查AD早期患者的理想手段。本研究就AD的4种血液生物标志物,即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Tau蛋白、β位点裂解酶1(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 BACE1)、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NfL)及多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为AD的早期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刺法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ax-Sp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予口服沙利度胺片、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苍龟探穴针刺法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腰背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睾酮(T)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BASDAI、BASFI、腰背晨僵持续时间及ESR、CRP、PLT、睾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