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分析妊高症(PIH)患者接受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92例PIH患者,分为:对照组(纳入46例,行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纳入46例,加用拉贝洛尔治疗),对照分析组间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 相似文献
82.
痔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痔的治疗目前仍是肛肠学科的热点之一。随着对于痔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治疗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但大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现将痔的手术治疗沿革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不同创面序贯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血压、血液指标的影响,为规范化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5例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患者,采用\"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具体伤情变化制定负压封闭引流时间,每3~7 d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改善进展;根据具体创伤情况制定二期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方式,同时进行血压、血液学指标的监测。 结果 所有创面在简单清创并负压封闭引流后逐渐形成新鲜肉芽,无脓性渗出,创面面积逐渐缩小;29例患者经过1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后治愈,6例患者经过2次皮肤或皮瓣移植手术治愈;1例负压吸引面积达10%的患者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血红蛋白由117 g/L降至61 g/L,给予对症支持处理,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随后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上升,经负压封闭引流2周、植皮术后3周,创面愈合。 结论 \"简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手术\"的序贯救治方案为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手术封闭的创伤患者提供了一项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避免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面积达10%的患者,首次清创可能会影响血液学指标变化,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负压吸引过程对血液指标以及血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聚酰胺纱布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1月烧伤整形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37例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2组年龄、性别及创面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创面均经相同方法清创、消毒、标记照相。照相完毕后,实验组急慢性创面给予聚酰胺纱布贴敷创面,对照组急慢性创面给予凡士林纱布贴敷创面。分别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并采集相片,并对不同情况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创面停止渗出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聚酰胺纱布和凡士林油纱在不同急慢性创面中均能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伤口的愈合时间、创面渗出停止时间以及换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敷料聚酰胺纱布作为内层敷料在不同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优于凡士林纱布,临床应用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Neurogenicmultipleorganfailure脑源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由于脑的急性功能损害后所引起的脑以外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1]。本病发病机制复杂,死亡率高,但经过治疗在脑功能好转后,受损害的器官也有部分能好转。引起脑源性器官...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观察内外合用接骨续筋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分组法将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接骨续筋汤配合中药熏洗膝关节.治疗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胫骨平台内翻角(tib...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小面积深度烧伤应用换药、中厚皮覆盖及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临床138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换药治疗,其中以局部皮瓣转移效果最佳.结论从病程、伤处瘢痕、外观、功能等方面分析,局部皮瓣转移术是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的首选方法,优于手术植皮及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89.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劳动、工作甚至生活,手术治疗是最终选择,方法较多,效果亦不尽然。近十几年来我们采用交叉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股骨髓腔内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对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侧。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对照组(不予股骨髓腔内止血)两组。两组均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前30 min,1g/100 mL静脉滴注,术毕术区灌注0.5 g/50 mL,术后6 h,1g/100 mL,静脉滴注)止血基础上,股骨髓腔内选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改良Gibson入路),由同一术者完成。结果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组的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均有一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均无假体松动,术后半年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表明股骨髓腔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能有效、安全地减少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的出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