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建立皮肾通道(PCN)的改良方法.方法 以自行改进的经皮肾脏穿刺及引导扩张一体化PCN技术行经皮肾镜下治疗肾结石与用传统的PCN技术治疗肾结石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PCN组PCN成功率为100%(53/53例),传统PCN组PCN成功率为87.5%(112/128例);两组在PCN成功率和损伤出血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改良PCN法提高了经皮肾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严重出血的并发症,提高了PCN的成功率和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2.
方剂有效组分配伍是近年来出现的方剂配伍研究的新模式,具有作用明确、靶位清楚、对病证针对性更强等优点;而传统的方剂全药配伍模式则是药物按照组方原则进行有序配合的有机整体,并因其成分的多样性、作用的多层次性、多靶点性使得作用方式呈现“整体综合调节”的样貌.目前诸多学者致力于用方剂的有效组分配伍来替代传统全药配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仍然无法说明有效组分配伍能完全替代全药配伍。  相似文献   
83.
针对疫病病名在中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情况,在建立历代"疫病"方剂数据库的过程中对此情况进行了初步规范化整理,以期为提高中医疫病病名规范化程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4.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CD54、LRP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ELE)外周血淋巴细胞CD54和LRP表达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54及LRP的表达,对照组为20例健康献血者.结果 CD54在Ⅳ期NSELE表达显著高于Ⅲ期(P<0.01).在NC PD患者中CD54及LRP的表达显著高于CR PR患者(P<0.01).治疗前CD54的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CD54及LRP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无显著关系(P>0.05);LRP在临床分期、治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54及LRP表达均与近期疗效有效率呈负相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术中放疗及有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MGH及albertEinstein报道,残留的微小肿瘤灶,放射剂量>60Gy,局部复发率为11%,若剂量<55Gy,局部复发率升至对叽。可见,提高放射剂量是进一步控制局部复发的可行办法,但因腹腔敏感器官的限制,加大外照射剂量势必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为了克服照射和手术的局限性,可求助于术中放疗(IORT)去解决。19ot年前,开展的IORT是应用中低KV-X线作照射。由于X线的能量低,穿透能力差,百分深度量低,剂量分布不均,照射范围小,IORT多数用于姑息性治疗,临床效果甚微,使IORT应用受到限制。1965年开展了用电子线对腹腔肿瘤…  相似文献   
86.
TRAI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抗体制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罗勒多糖对肿瘤细胞不同途径转移行为的影响,并从细胞间通讯功能的恢复以及体内NK细胞活性的变化两方面探讨其抗肿瘤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Metfigel穿膜法体外观察罗勒多糖对肿瘤细胞移动活性的影响;建立不同途径的肿瘤转移模型,体内观察罗勒多糖对肿瘤转移行为的影响.SLDT技术检测罗勒多糖对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51Cr释放法检测罗勒多糖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罗勒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间通讯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NK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结论:罗勒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新的抗肿瘤转移药物,其抗肿瘤转移作用是通过多个药效靶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半夏泻心汤对肝郁脾虚大鼠生长抑素和胃动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肝郁脾虚动物中枢和外周组织中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的含量及其与胃肠运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黄灌胃加应激束缚方法诱导大鼠,造成肝郁脾虚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不同剂量组、模型组、西药组(西沙比利)、空白对照组,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中枢和外周各组织中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的含量,并对脑肠肽含量进行定量、定性的测定及半夏泻心汤对其影响。结果肝郁脾虚模型动物出现中枢和外周两方面的胃肠激素紊乱,外周MTL减少,SS增高,中枢则MTL、SS均有增加。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则对该紊乱表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小剂量组能上调外周MTL而中枢作用不明显;中剂量组能降低外周SS含量和分布,尤以胃、十二指肠为主,中枢作用亦不明显;大剂量组则着重于中枢调节,使中枢MTL、SS均增加,以MTL增加较明显。结论半夏泻心汤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依据其剂量大小,其作用的部位有所侧重,表现在从外周到中枢的调节变化,以及促进胃肠运动和抑制胃肠运动的逐渐转变。半夏泻心汤对偏亢或偏抑状态下的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其对胃肠激素的这种外周、中枢的不同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8.
37例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37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24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切除,4例行放疗去势.20例同时服用艾去适内分泌化疗药物9~12个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照射前列腺靶区,5次/周,2 Gy/次.肿瘤中位剂量72 Gy(60~76 Gy).用Longrank进行单因素,Cox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27个月(6~107个月),随访率为95%.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前PSA水平、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合并远处转移、靶区照射剂量及是否采用综合治疗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PSA水平、靶区照射剂量及是否采取综合治疗3个因素影响预后.结论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安全有效,治疗前PSA水平、靶区照射剂量及是否采取综合治疗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9.
胃癌术中放疗疗效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放疗疗效、照射剂量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Ⅱ~Ⅳ期的胃癌患者,采用12-Mev电子线进行胃癌术中放疗,剂量15-25Gy,术中热释光剂量元件测定胰腺受量。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24小时抽取胰淀粉酶,比较患者胰淀粉酶在术中放疗前后的变化。与1995-2000年间单纯手术的60例疗效进行对照。结果42例胃癌术中放疗的患者术后胰淀粉酶有1例增高,余41例患者术中放疗后胰淀粉酶均在正常范围。胰腺受量均〈1Gy。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无1例出现术中放疗相关并发症,Ⅲ期胃癌术中放疗可提高3年生存率16.4%,Ⅳ期胃癌患者术中放疗未提高3年生存率。结论胃癌术中放疗是治疗进展期胃癌较为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0.
中药敷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中药敷脐及局部封闭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5例,治愈率达51.1%,显效率达26.7%,好转率达15.6%,总有效率达93.4%,以探索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