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1.
胸腰椎AF内固定失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AF内固定失败后断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植骨及截瘫等因素对断钉的影响,指导临床在较为准确的时间取出内固定。方法 对33例行AF钉内固定的患进行随访,用Cox回归对断钉的失效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断钉发生在术后400-500d内,而且本研究中断钉率较国内其它相关报道高,可能与植骨率较低有关。结论 AF钉内固定后,大多数在术后400—500d开始疲劳断裂,因此,AF钉在术后一年取钉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双Endobutton袢钢板联合关节镜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追踪40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分别行新型双Endobutton袢钢板(A组)和锁骨钩钢板(B组)固定的患者,各20人;并在术前、术后用Constant-Murley Score(CMS)和VAS评分;并客观测量其手术切口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1)A组、B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9±0.71)cm、(6.10±0.98)cm(P0.05);(53.50±4.82)ml、(95.50±6.69)ml(P0.05);(2)CMS两组对比,术后1月A组优于B组且P0.05,其余各时间段P0.05;VAS评分两组术后1月和1年对比A组优于B组且P0.05,术前和术后6月P0.05。结论新型双袢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具有切口短、出血量少,有利于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并且避免二次手术,是一种比较好的临床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少阳生骨方对大鼠在体软骨损伤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鼠在体软骨损伤关节液中IL-1β水平及和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选用在相同条件下喂养的6~8周清洁级SD大鼠,制作成关节软骨损伤动物模型,按照组内均衡一致原则随机编为3组,即少阳生骨方组实验组(S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对照组(A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K组),每组9只。于造模完成后的第二天,开始灌胃药物,S组少阳生骨方灌胃,A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灌胃,K组生理盐水灌胃。对比观察少阳生骨方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大鼠关节软骨损伤后不同时期(4周、8周、12周)关节液中IL-1β水平和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的影响。结果三组关节液中IL-1β水平检测,S组和A比较:第4、8、12周A组高于S组(P〈0.05);第4、8、12周K组高于S组(P〈0.05);第4、8、12周K组高于A组(P〈0.05)。治疗前后自身比较:S组第8周、第12周均低于第4周(P〈0.05);A组第8周、第12周均低于第4周(P〈O.05);K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S、A组软骨缺损修复组织的数量及质量均优于K组,S组的修复效果强于A组。结论通过和解少阳的方法可显著降低关节液中导致软骨细胞损伤的炎性介质IL-1β水平,提高软骨损伤后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的表达,从而有助于软骨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云南白药胶囊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增殖和COL-Ⅱ、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云南白药胶囊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云南白药胶囊干预后的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进行COL-Ⅱ、MMP-13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在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上,在同一时间点的不同浓度中,各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同一时间点的云南白药组、氨糖美辛组中,各浓度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生理盐水组中,各浓度之间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OL-Ⅱ、MMP-13表达水平上,各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对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并且细胞对药物浓度有依赖作用。云南白药胶囊能调节C518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中COL-Ⅱ、MMP.13的表达水平,从而延缓KOA的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验证《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少阳主骨"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通过前期文献发掘中发现的《黄帝内经》中有关"少阳主骨"的记载,来架构"少阳主骨"的理论原型,以各个分支课题为依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阶段,探索其相关的生理、病理原型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干预措施来对该学说进行验证。结果:前期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所论"骨繇"与骨质疏松症正好对应,骨组织HE切片可见电针胆经组骨微结构较其他组明显改善。骨形成指标显示电针胆经组大鼠骨重建的成骨活动较其他组更活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指标亦提示非经穴组、模型组较其他组破骨活动强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确有抗骨质疏松效应,为"少阳主骨"学说提供了实验支持,也为该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已经得到的部分理论和实验结果该学说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壮骨伸筋胶囊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效果及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壮骨伸筋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SDF-1水平、JOA评分、VAS得分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得分无差别,治疗8周后,观察组VAS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和SDF-1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IL-18、IL-6、hs-CRP和SDF-1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肢体疼痛等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壮骨伸筋胶囊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SDF-1和炎症因子水平,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颈部推拿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若手法操作得当,能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和改善颈椎功能,但临床上由颈部推拿导致的不良事件却屡屡发生。颈部推拿的适用人群很大部分是存在颈部疾病或脑部疾病的高龄患者,同时这部分人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高发人群。当临床医生采用颈部推拿治疗此类患者时,可能会影响CAS斑块的稳定性。但颈部推拿是否会促使CAS患者发生脑缺血,甚至使CAS斑块脱落或破裂从而导致严重的脑血管意外,学术界对此意见不一。本文就颈部推拿对CAS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松解联合快速康复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12采用肩关节镜下松解联合快速康复治疗的30例原发性冻结肩,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