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解剖新鲜成人尸体5具,观察、测量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定位。结果胸背动脉穿支44支,其中肌皮穿支35支、肌间隔/直接皮穿支9支。胸背动脉内侧支的肌皮穿支数占38.6%。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皮穿支数占54.5%,大部分位于背阔肌前缘2cm之内。最粗穿支血管平均蒂长(12.41±2.84)cm。肩胛下动静脉外径(3.59±0.62)(、3.75±0.41)mm,胸背动静脉外径(2.71±0.43)(、2.98±0.18)mm。结论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2.
T3和T4期梨状窝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梨状窝癌T3、T4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4年1月-199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初治的287例T3、T4梨状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4组:单纯放疗组(Ra组)134例,平均放疗剂量68.8Gy;术前放疗加手术组(R+S组)125例,平均术前放疗剂量45.5Gy,其中32例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单纯手术组(Sa组)13例,全部为非喉功能保留手术;手术加术后放疗组(S+R组)15例,全部为非喉功能保留手术,平均术后放疗剂量56.3Gy。结果Kaplan-Meier方法计算Ra组、R+S组、Sa组和S+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3%、46.51%、18.33%和44.44%。综合治疗(R+S组和S+R组)与单纯治疗(Ra组和Sa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2%和22.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模型对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对生存时间有影响的是治疗模式(P=0.000)和放疗效果(P=0.0070)Ra组、R+S组、Sa组和S+R组的喉功能保存率分别为14.08%、13.61%、0和0。Ra组、R+S组、Sa组和S+R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93%、37.60%、53.84%、33.33%。结论术前放疗有助于T3、T4梨状窝癌患者喉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颌骨软骨肉瘤的治疗方式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9至2009年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0例颌骨软骨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4例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6例患者行手术+放疗。总体5年生存率为70.0%,局部复发率为50.0%(5/10),远处转移率为20.0%(2/10)。单纯手术组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而手术+放疗组为40.0%,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11)。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颌骨软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4.
45.
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在头颈部肿瘤中患病比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在美国每年约有17 000新发病例,年龄调整发病率为4/10万,且呈增长趋势,1996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1985年的3倍.为规范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下面就其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6.
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性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为鼻咽部黏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腺上皮及其他组织类型的恶性肿瘤少见。与其他头颈肿瘤不同,鼻咽癌在流行病学上有明确的地域特点,欧洲及北美的发病率低于1/10万;中国南部、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高发,广东地区发病率为30/10万-80/10万;香港男性发病率为20/10万-30/10万。女性发病率为15/10万-20/10万。  相似文献   
47.
声门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声门下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探索该型喉癌最合适的外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7年1月-2001年7月间收治的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不同T分期、N分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以及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应的生存率。结果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50.0%(12/24)。喉全切除术19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47.4%(9/19),其中T2、T3、T4期的生存率分别为1/1、6/11、2/7;喉部分切除术5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3/5,T2、T3期的生存率分别为3/4、0/1,其中2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切缘阳性。本组病例的淋巴结阳性率为33.3%(8/24),T2、T3、T4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5、5/12、3/7。NO、N1、N2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16、1/4、1/4。病理证实阳性淋巴结的部位有Ⅱ区、Ⅲ-Ⅳ区、气管食管沟、上纵隔、锁骨上窝。结论声门下型喉癌预后差,早期治疗效果好。喉全切除术仍是当前声门下型喉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仅一部分早期高选择患者可行喉部分切除术,并应考虑术后放疗。颈淋巴转移是预后很重要的相关因素。颈淋巴结阳性或者局部病灶晚期的声门下型喉癌患者应行包括Ⅱ~Ⅵ区、上纵隔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48.
头颈肿瘤与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及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用头颈肿瘤行为状态量表(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for head and neckc ancer patients,PSS-HN),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FACT—H&N),对27例喉癌、14例舌癌和8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共49例病例进行评估,探讨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患者QOL的影响;肿瘤对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的影响;不同的外科治疗方式对QOL的影响以及QOL在于术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头颈肿瘤患者在患病后QOL下降;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患者QOL的影响程度不同,以舌癌对患者的QOL影响最大(PSS-HN评分比较P=0.0361,FACT—H&N评分比较P=0.0487)。肿瘤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等各个方面均有影响,尤以对情感状况影响最大(FACT—H&N评分比较F=2.78,P=0.0311)。外科治疗可使患者的QOL较手术前下降,术后可随时问而逐步改善,术后6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SS—HN评分比较t=2.03,P=0.1120;FACT—H&N评分比较t=1.03,P=0.1180)。不同的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段对QOL的影响不同,喉部分切除术组在术后6个月FACT—H&N为107.20分,喉全切除术组在手术后6个月为97.71分,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430)。舌癌直接拉拢缝合组在术后6个月FACT—H&N为119.24分,舌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者在术后6个月为111.3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472)。结论头颈肿瘤患者的QOL可以用问卷、量表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段的选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9.
颈分区性清扫术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颈分区性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分区性清扫术的头颈部鳞癌患者123例,其中喉癌77例、口腔癌29例、口咽癌2例、下咽癌15例。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淋巴结病理阴性(pNO)99例,淋巴结病理阳性(pN )24例。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结果 101例cNO患者行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pN 14例(13.9%);22例cN 患者行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pN 10例(45.5%)。157侧分区性清扫标本中共发现52枚阳性淋巴结,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I区25%,Ⅱ区48%,Ⅲ区25%,Ⅳ区2%。根据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颈部复发率,pNO患者为5.87%(95%可信区间0.8%,10.9%),pN 患者为9.2%(95%可信区间0.0%,21.5%)。结论 颈分区性清扫术从微创观念出发,只要选择恰当,对于头颈部鳞癌患者可以取得与传统颈清扫术相当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保留了患者的功能和外观,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颈分区性清扫术后患者的功能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颈分区性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颈改良性清扫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MND)及颈根治性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后患者有关的功能改变。方法 1997年1月~2001年5月期间,采用SND、MND或RND治疗的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发出问卷调查表157份。调查内容共7项,涉及颈清扫侧肩周功能状况,颈部皮肤感觉改变及外观改变。收到有效调查表32份。共32例患者,施行43侧颈清扫术,其中分区性颈清扫术23侧,改良性颈清扫术11侧,根治性颈清扫术9侧。结果 根据颈清扫侧统计,SND组的肩周功能失调率最低,为3/23(13.0%)、依次为MND组4/11(36.6%)和RND组6/9(66.7%)。同样,3组颈部皮肤感觉减退率分别为4/23(17.4%),4/11(36.6%)和8/9(88.9%)。SND组只有4/23(17.4%)的颈部外观改变,而MND和RND组有外观改变的高达10/11(90.9%)和9/9(100%)。结论 颈分区性清扫术对患者的功能和外观损伤最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