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Ⅵ区)淋巴转移规律及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初治的cNO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行中央区淋巴清扫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多中心病灶、被膜外侵、肿瘤大小、部位与中央区淋巴转移的关系.影响中央区淋巴转移率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 x2检验,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颈侧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cNO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率为59.2%(64/108),年龄小于45岁、甲状腺被膜受侵、肿瘤直径>3 cm是中央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5.514、5.610和3.122,P值均<0.05).本组中央区淋巴清扫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发生率为1.8%(2/108).术后暂时性低钙发生率为4.6%(5/108),永久性低钙发生率为0.9%(1/108).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6例患者颈侧复发转移,2例局部复发,其中1例患者局部复发后死亡.5年颈侧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4.8%、99.1%.结论 cNO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率高,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建议对cNO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头颈鳞癌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2年收治的13例头颈鳞癌患者(10例cN0,3例cN1)接受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cN0头颈鳞癌患者全部探测出SLN,3例cN1患者中2例淋巴结阳性。全部患者随访26~68个月,1例死于第二原发癌肺癌,2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头颈鳞癌颈部cNn的前哨淋巴结检测对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3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被膜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6.9%,而甲状腺被膜未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54.3%,而Ⅵ区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1.4%,而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8.2% (P =0.803).术前超声检查发现侧颈淋巴结肿大,但不考虑转移的34例患者中,17例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0.0%,而侧颈淋巴结术前超声检查阴性患者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7.6% (P =0.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有关(P=0.017).而原发灶肿瘤被膜侵犯、原发肿瘤大小和术前超声检查侧颈淋巴结状态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无关(均P >0.05).结论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高危的cN0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侧颈隐性淋巴结的转移.建议对甲状腺被膜侵犯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cN0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颈部Ⅲ、Ⅳ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34.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的差别,分析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4例(52.0%),甲状旁腺功能低下90例(45.0%),出现持续性低钙血症26例(1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有被膜侵犯(P<0.001)、甲状旁腺的意外切除(P=0.005)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P=0.006);而对血钙有影响的因素为病理(P<0.001)、性别(P=0.002);术后有无补充钙剂与术后甲状旁腺素(P=0.016)及血钙降低(P=0.003)均显著相关.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持续性低钙血症的唯一相关因素,P<0.001.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及时复查PTH及血钙水平.女性、甲状腺恶性病变、被膜受侵及双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及低钙血症,应对上述患者常规补充钙剂,根据PTH及血钙水平调节补充钙剂的剂量,对PTH明显降低的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35.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的处理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 总结1965年1月~1987年1月4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对颈部淋巴结阳性(N+)患者进行颈清扫术,对颈部淋巴结阴性(N0)患者进行观察,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后再行治疗性颈清扫术。所有患者均随访10年以上。结果 258例颈部N+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3%和80.4%,而166例N0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36.
倪松  徐震纲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5):554-556,560
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7%,其中绝大部分为头颈部鳞癌。早期的头颈部鳞癌,通过单一的手术或放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进展期的头颈部鳞癌,则应当选择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由于治疗方式上的改变,以及大量新药的出现,进展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疗效较传统的治疗模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38.
头颈肿瘤学形成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过两代医师的努力和探索研究,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但由于头颈肿瘤患者不多,人们(医师和患者同样)对头颈肿瘤学的认识深度不足,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头颈部肿瘤发病率不高。美国SEER(Sunreillance,Epi({emiologv and End Results,)统计17地区资料,2003—2007年,全身恶性肿瘤年发病率461.6/10万,其中头颈部26.1。  相似文献   
39.
颈清扫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清扫术后出现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胸闷及气短,胸正、侧位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8例为单侧乳糜胸,4例为双侧乳糜胸。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手术后痊愈。结论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是较少见的并发症,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胸部X线片、胸腔穿刺和胸水的苏丹Ⅲ染色来确定。乳糜胸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少数引流>1000 ml/日需开胸结扎胸导管。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采用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纵隔转移的安全性、合理范围及肿瘤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头颈外科单一治疗组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治疗1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统计其转移淋巴结的部位、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上纵隔清扫标本检出淋巴结8~19枚,平均14枚,全组病例均检出阳性淋巴结。不同分区受累比例包括2R 83.3%(15/18),2L 72.2%(13/18),4R 55.6%(10/18),4L 16.7%(3/18),3a 38.9%(7/18)。低位气管旁淋巴结(4R或4L区)转移的病例均伴随同侧的高位气管旁淋巴结(2R或2L区)转移。全组并发症发生率50.0%(9/18)。上纵隔清扫相关并发症包括胸骨裂开1例,胸腔积液1例。全组病例随访时间18~120个月,全部生存,上纵隔局部控制率为94.4%(17/18)。结论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广泛纵隔淋巴转移安全有效的术式,清扫标本应包括心包以上两侧纵隔胸膜间大血管表面及间隙的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