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甲状腺全切除术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1981年1月至2006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年龄≤18岁的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23例,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23例患者的身高、体重、月经及生育情况的随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x)±s)70.0±52.4个月(0~171个月);失访3例,局部复发未治死亡1例.20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年龄和身高分别为28岁,160 cm和17岁,163 cm,略低于我国健康儿童身高均值(1995年)的(170.3±6.0)em;1例月经不规律,1例性格较术前表现明显淡漠.结论 未发现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术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的生长发育有明确影响,但生长发育的情况有待于更多客观化指标的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带蒂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气管造瘘口和颈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12月应用带蒂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颈部皮肤缺损共4例,其中气管造瘘口周围缺损2例,颈部手术后皮肤缺损2例.4例均选择第2肋间穿支血管供血,皮瓣面积(4~7)cm×(10~13)cm.结果 3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发生部分坏死.供区缺损均直接拉拢关闭且无并发症.结论 带蒂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是头颈部缺损修复的新技术,供区并发症低,主要适用于气管造瘘口和颈部手术后皮肤缺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pedicled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perforator(IMAP) flap for tracheostoma and anterior cervical defect. Methods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09, 4 IMAP flaps, based on the second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perforator, were used for two cases of tracheostoma and two cases of anterior cervical skin defect. The flap size was (4-7) cm× ( 10-13 )cm.Results 3 of 4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Partial necrosis happened in one flap. The defects at donor sites were closed directly. Conclusions The IMAP flap is a new method for head and neck defect.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racheostoma and cervical skin defect, with less morbidity at donor site.  相似文献   
23.
背景:上颌骨肿瘤患者上颌骨切除术后通常会发生张口受限,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永久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观察了上颌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开口训练对开口受限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评估放射治疗对患者开口训练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中22名上颌肿瘤患者在上颌切除术后早期(1~2周)开始进行开口训练。以自愿原则分为两组:组1中11名患者,使用TheraBite开口训练器辅助开口训练;组2有11名患者使用捆绑的压舌板辅助开口锻炼。所有的患者都进行开口训练的方法培训:每天练习3到5次,每次30至40下,每次在能达到的最大开口位置停留2秒。从开口训练开始,仅一位研究人员负责每周测量和记录上下颌中切牙之间最大距离(MID)。同时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和患者反馈。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统计。 结果:开口训练过程中开口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在表格中,两组中MID值都有树枝上的阶梯状增长。使用不同开口训练器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60>0.05)。放疗对开口训练的无不利影响。 结论:开口训练应当在上颌骨切除术后早期应用,以预防并治疗张口受限,尤其是其中接受放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4.
下颌骨缺损不同重建方法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敏  唐平章  徐震纲 《癌症进展》2004,2(4):243-245,257
目的从各个方面分析下颌骨连续性缺损不同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1973年4月~2003年7月,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的重建72例,分析不同方法的成功率、修复长度、并发症发生率、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游离腓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2.5%),游离髂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0.0%),胸锁乳突肌锁骨瓣5例均成功,其他重建手段成功率较低.与游离髂骨瓣相比较,游离腓骨瓣提供骨组织最长22cm,并可携带皮瓣.结论游离骨瓣移植的成功率较高,游离腓骨皮瓣是一较理想的下颌骨重建组织瓣,其他骨瓣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肿瘤外科学正规发展开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外科以广泛整块切除,牺牲患瘤器官的代价换来患者生命的保存;到20世纪50年代,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基础,在肿瘤根治前提下,转向患瘤器官功能保全性治疗( conservation surgery)来提高患者治疗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近年来,国外有一些外科医师主张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所有甲状腺疾病,造成不必要的器官损伤,认为服用左旋甲状腺素可以替代甲状腺功能.内分泌专家认为,目前对甲状腺生理功能尚不完全了解,甲状腺素内服不能替代原始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影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19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5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和66.7%,就诊时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为16.0%,3、5、10年累积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4%、29.6%和35.9%.术后行131Ⅰ治疗16例,治疗效果满意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生长方式、临床分期和脉管瘤栓均与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有关(均P<0.05);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生长方式、p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有无脉管瘤栓和肿瘤切除程度均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 <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有无脉管瘤栓、肿瘤切除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甲状腺滤泡状癌常呈弥漫性生长,伴有脉管瘤栓,预后相对不良.手术彻底切除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年龄≥45岁患者,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联合131Ⅰ治疗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口咽鳞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与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6例口咽鳞癌活检或手术标本,采用“三明治”技术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以SPF10-DNA LiPA分型方法检测HPV-DNA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HPV-DNA和p16蛋白表达患者的预后.结果 66例口咽鳞癌患者中,HPV-DNA阳性11例,阳性率为16.7% (11/66).11例HPV-DNA阳性患者中,p16蛋白阳性9例,阴性2例.55例HPV-DNA阴性患者中,p16蛋白阳性12例,阴性43例.在口咽鳞癌中,HPV-DNA的表达与p16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01).HPV-DNA和p16蛋白均为阳性组(A组)9例,HPV-DNA阳性/p16蛋白阴性或HPV-DNA阴性/p16蛋白阳性组(B组)14例,HPV-DNA和p16蛋白均为阴性组(C组)43例.A组、B组和C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77.8%和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77.8%和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结论 在口咽鳞癌中,HPV-DNA的表达与p16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16蛋白是较为可靠的预测HPV状态的替代标志.联合检测HPV-DNA和p16蛋白的状态,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对口咽鳞癌进行分层,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供区功能损伤更小的腹壁下深动脉穿支(DIEAP)皮瓣,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DIEAP皮瓣修复头颈部手术缺损患者共12例。手术缺损部位分别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6例,面中部缺损3例,颊黏膜洞穿缺损2例,颅底合并头皮缺损1例。结果:11例DIEAP皮瓣修复成功(92%),1例因吻合侧的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皮瓣坏死。供区一期愈合,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游离DIEAP皮瓣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头颈部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29.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局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解剖国人新鲜成人尸体5具,观察并测量腹壁下深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DIEAP)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定位。结果腹壁下动脉穿支数目(〉0.5mm)为124支,平均每侧(12.4±3.01)支,均为肌皮支。优势穿支的平均蒂长(14.5±3.13)cm,位置位于脐外6cm,脐上、下3cm之内。腹壁下动、静脉外径为(2.77±0.31)mm~(3.0±0.26)mm、(2.58±0.4)mm~(3.1±0.42)mm。结论DIEAP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以囊性肿块为首发症状的头颈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以囊性肿块为首发症状,最终明确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有4例原发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原发灶为扁桃体癌,1例原发灶为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结论以囊性肿块为首发症;映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原发灶易被漏诊,应采用多种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治疗应根据原发灶的病理类型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