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外科归属的改革只是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外科传统上是普通外科的范畴,Kocher开展了甲状腺手术。19世纪当欧洲形成外科中心时,外科手术无所不包。著名的奥地利Billroth医师做了喉、食管、腹部手术,创立了今日仍在应用的胃大部切除Ⅰ式、Ⅱ式。美国医师到欧洲学习后,立即在美国发展了外科,进一步的开展了分支学科手术,建立了各外科亚科学会(subspecialfzatfon),确立了分科(亚科)医师的学术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证书(Board certification)成为医学专科医师的质量保证,今天的外科已经达到Billroth时代所不能想象的临床高水平。这是随着时代发展患者在医疗上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有些医师不能跟上时代理念,导致有的外科医师哀叹普通外科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国内也有相同反应,因此出现了个别普通外科医师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进入甲状腺外科持抵制态度。但是由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经在全世界发展为区域性外科,为了更有利于患者的医疗需要,颈部及甲状腺手术很自然的纳入这一学科范畴,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颅底沟通肿瘤因其周围结构复杂而常需多学科合作处理。本研究探讨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合作处理颅底沟通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合作处理50例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底16例,侧颅底11例,中央颅底17例,后颅底(颈静脉孔)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6例,其中良性肿瘤4例(垂体腺瘤3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1例),脊索瘤2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随访3-34个月,平均18个月。失访6例,肿瘤复发6例,再手术3例,伽玛刀治疗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为恶性神经鞘瘤手术后5个月死于心肌梗塞。其余病例无症状性复发。结论:头颈外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密切合作能提高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甲状旁腺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12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1.25;平均年龄(47±11.3)岁.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2例,甲状旁腺癌5例,甲状旁腺囊肿10例.临床表现有颈部肿物、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脊柱侧弯、局部骨肿物、泌尿系结石、恶心呕吐、口渴乏力、多尿多饮、声嘶、胸闷咳嗽等.术前定性检查为血清钙离子及血甲状旁腺素检测.术前定位检查为B超、99mTc-MIBI、CT、MRI.甲状旁腺腺瘤12例(1例多发性腺瘤)、甲状旁腺囊肿10例均经手术治疗,症状缓解,随访未见复发.甲状旁腺癌5例均经手术治疗,3例分别于随诊9、13、14个月后死亡,1例随诊2年3个月无瘤生存,1例随诊1年6个月无瘤生存.结论 血清钙离子及血甲状旁腺素检测结合B超、99mTcMIBI、CT、MRI有助于甲状旁腺占位的诊断.手术为甲状旁腺占位病变的治疗手段.甲状旁腺癌的首次手术应为根治性手术,如有颈淋巴结肿大须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单纯肿瘤切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1甲状腺癌概述 1.1甲状腺癌常见的病理分类有四种分类方法:乳头状腺癌,占60%-80%;滤泡状腺癌,占10%-27.8%;髓样癌,起源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占3%-10%;未分化癌,占3%-8%。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由国际头颈肿瘤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ead and Neck Oncologic Societies,IFHNOS)组织,美国纽约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Jatin Shah主持,头颈肿瘤学继续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头颈肿瘤专家,包括外科学、放射治疗学和化学治疗学等在此进行学术讲座及交流。请注意这一学会名称——头颈肿瘤学会,这已经明示头颈外科学要根据恶性肿瘤临床综合治疗需要,转向为头颈肿瘤学,不能再片面强调外科治疗,鼓吹一把刀根治肿瘤的历史已经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5年1月—2004年10月诊断为甲状腺癌纵隔淋巴转移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本情况、诊断、术式、病理结果、并发症和预后,并比较胸骨劈开(34例)和颈部人路上纵隔清扫(88例)两种术式的并发症、生存率和复发情况。结果按美国胸科协会纵隔分区,上纵隔(2R/2L区)受累最为常见,占98.4%(120/122)。有20.5%(25/122)病例有下纵隔受累,主要是左、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4L)区。胸骨劈开组并发症发生率38.2%(13/34)高于颈部人路组28.4%(25/88),但与纵隔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仅有胸腔积液3例、纵隔感染1例、上腔静脉损伤1例,均痊愈。全组病例随访时间12~24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失访9例,随访率92.6%。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劈胸骨劈开组(34例)5年生存率中,分化型甲状腺癌(22例)90.9%,髓样癌(12例)87.1%;颈部人路组(88例)5年生存率中,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85.4%,髓样癌(12例)92.3%,两种病理类型组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52和0.356)。胸骨劈开组3年、5年复发率为3.8%、12.2%,颈部人路组为7.9%、1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结论甲状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病例下纵隔受累并不少见。这部分患者颈部人路手术困难,应积极行胸骨劈开纵隔清扫术。对于仅局限在上纵隔的病灶,胸骨劈开入路纵隔清扫未能明显改善生存率,但因其术野暴露好,适用于转移淋巴较多,或与大血管关系密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头颈部肿瘤由于解剖位置特殊,重要器官密集,可切除范围有限,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究其原因,以往多认为是切缘不净即切缘中残存有癌细胞所致.但临床资料显示,在切缘干净的患者中,局部复发率也仍然较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为深人认识HNSCC癌变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表明,HNSCC癌变过程是由一系列分子事件渐进性异常的过程.其中P16,P53表达的异常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和鳞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 ,临床 N0 的病人渐增多 ,最近报道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能判断这些患者的肿瘤淋巴结转移 ,本文介绍该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分析方法 ;筛选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方法 从喉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公司的容纳723条人类miRNA探针的基因芯片完成杂交实验,以获得喉癌的miRNA表达谱.以GeneSpring GX和R-Project软件处理分析基因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喉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结果 从24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获得了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并完成了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从中共鉴定到319个miRNA,有96个miRNA在24例喉癌中均有表达,其中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检错率<0.05)差异表达miRNA有5个,分别为miR-23a* 、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结论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可以提供符合基因芯片分析质量要求的miRNA,是研究miRNA的重要样品资源.从喉癌的miRNA表达谱中筛选出的转移相关差异表达miRNA(miR-23a*、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有可能成为评估喉癌转移风险的新型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0.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一词应该是英文radicalneckdissection(RND)的最确切的译名,它说明了手术的部位和目的,应该比当前常用的颈清扫术、颈清除术或颈廓清术要明确。但由于这一名词较长,因而用的人不多。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译名,我们多用“颈清扫术”。这一手术于1906年由Crile根据1894年Halsted治疗乳腺癌确立的手术原则而提出的,至今已有92的历史[1]。至50年代经过不少头颈外科专家的完善,将手术标准化,强调了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2]。到6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