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对手术创伤、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56.9min;术中透视次数:15~35次,平均19.9次;术中出血量:50~250mL,平均114mL;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周;患者骨折愈合后Harris评分:72~95分,平均88.5分。并发症方面,本组患者无切割股骨头、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情况发生。结论PFNA-Ⅱ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2.
背景:磨损颗粒引起的骨溶解是导致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已成为骨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准确模拟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过程的动物模型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RANKL是细胞因子中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激活其功能最关键的因子之一。 目的:拟建立钛颗粒诱导小鼠air-pouch骨溶解模型,模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生的病理过程。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8-03/10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雌性BALB/c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方法:背侧单点皮下注射3 mL无菌空气,间隔1 d补注1 mL气体,连续5 d。囊内植入同种系小鼠颅骨。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囊内注射10 g/L的钛颗粒0.5 mL或0.5 mL磷酸盐缓冲液,14 d后处死小鼠将囊及植入颅骨一并取出。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囊壁组织学改变,以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检测标本中RANK、RANKL和破骨细胞成熟标志因子之一蛋白酶K基因mRNA含量。 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标本囊壁增厚、细胞浸润增多。经钛颗粒刺激后,组织中RANK、RANKL及蛋白酶K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钛颗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骨溶解模型,简单、灵敏、经济、重复性好,能准确模拟人工关节松动发生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骨溶解;air-pouch;组织学;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43.
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4年1月~2007年1月本院应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的21例患者,男12例,女9例,平均45.3岁(28~61岁).其中上颈椎肿瘤患者14例,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3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4例.术后采用临床观察、影像学评价及统计学方法分析疗效.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6~40个月).16例患者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5例患者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前JOA 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平均12.6分(5~17分),术后平均15.8分(8~17分),改善率72%;21例患者术后旋转功能均有部分丢失,17例患者旋转约达100°,3例患者旋转约达80°,1例患者旋转约达50°. [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经三柱固定的万向螺钉以及与之相连的可塑形棒,可以达到坚强的固定、有利于植骨的融合以及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维持,是一种有效、可靠的重建上颈椎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杨炎  杨惠林  杨同其  徐耀增  施卫东 《江苏医药》2004,30(8):616-616,F006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逆行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的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的胫骨近端骨折疗效,探讨LISS的理念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3月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的胫骨近端骨折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平均34.8岁(22~54岁).按AO/OTA分型41-A3型19例,41-C2型12例,41-C3型4例,累及近端42型4例.其中7例为开放性损伤(Gustilo Ⅰ型3例,Ⅱ型4例).11例合并有其它部位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5.6个月(10-21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5 min(60~130 min).平均失血量300ml(170-500 ml).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11~16周).其中33例对线良好,5例在冠状面上有6°~8°外翻成角,1例5°内翻成角;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4.2周(11~18周);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120°;所有病例无感染、断钉、钢板断裂、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按照HSS评分优26例,良7例,中5,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牢靠,能够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的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疗法.正确认识LISS理念及操作原则,并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调整,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记忆合金椎体矫形复位器支架在不同椎体骨折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自行研制记忆合金椎体矫形复位器系统,验证复位器支架的设计预期与在椎体内的复形复位效果.方法 脊柱标本一具,对其中的节段用厚度0.75 mm记忆合金板材制作的五瓣(瓣高11 mm)、六瓣(瓣高12 mm)矫形复位器进行实验操作,在正常形态的椎体与压缩骨折模型的椎体内植入记忆合金复位器支架;术前、术后和标本复温后分别摄片,CT扫描观察复位器在椎体内的复形、对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在椎体内空腔的形成情况.结果 记忆合金椎体矫形复位器可安全顺利通过设计的辅助器械管道完成实验;复位器在椎体内经温水作用,不需借助外力,产生记忆功能,可自行扩张复形,在椎体标本内产生预期的空间和支撑作用;对压缩的骨折复形达到骨折前的90%.实验结果达到设计预期.结论 记忆合金矫形复位器系统在椎体内可产生预期的复形与矫形效果,在椎体内支撑固定并形成空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的脊柱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47.
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THA,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假体位置,并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切口长7-9 cm,平均8 cm;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2.1 min;术中出血量60-610 ml,平均210.5 ml;引流量60-640 ml,平均220.5 ml;输血量0-800 ml,平均318.2 ml。患者术后第2天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7.9 d。无1例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活动度为优,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1分。结论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经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显露髋关节,具有不损伤周围肌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几乎无后脱位的优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简称静滴)氨甲环酸(TXA)对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行同期双侧TKA的83例患者,根据TXA使用情况,术中未静脉滴注TXA的患者为对照组(15例),切皮前5 min内静滴1 g TXA的患者为A组(22例),切皮前5 min内静滴2 g TXA的患者为B组(30例),切皮前5 min内静滴2 g TXA、行另一侧TKA切皮前5 min内追加静滴1 g TXA的患者为C组(16例).所有患者每侧TKA均局部使用1 g TXA.比较4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结果 4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静滴TXA的患者(A、B、C组)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组间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肌间静脉血栓和胫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随访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感染及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结论 双侧同期TKA术前静滴1 g及以上剂量的TXA可以减少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降低输血率,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与静滴1 g TXA相比,增加静滴TXA的剂量或次数对减少出血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资料完整、均获得随访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CCP组40例,PFNA组52例。比较两种术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7~16个月,平均8.3个月。PCCP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上优于PFNA组(P〈0.05);而PFNA组术后下地时间优于PCCP组(P〈0.05),内固定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FNA组优良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区别。结论 PCCP和PFNA均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在稳定型骨折类型中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CCP更适合于高龄股骨粗隆31A1,31A2的稳定性骨折;对于不稳定的31A2型骨折和严重骨质疏松的骨折,应选用PFNA髓内固定,以获得更佳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对钛颗粒(Ti)诱导破骨细胞(OC)活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Ti组、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组、R+Ti组、Cel组和前列腺素E2(PGE2)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0.lg/L Ti和不同浓度Cel(10、50、100、200、500μg/L)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后12、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成熟OC,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TRAP、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和组织蛋白酶K(CPK)基因mRNA含量,Western blot分析COX-2蛋白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GE2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表明Ti和(或)Cel(≤500 μg/L)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表明COX-2表达峰值出现在RANKL和Ti作用后2h,24 h后COX-2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RANKL和Ti加入后12h,PGE2的含量为3.912±0.231,与Cel预处理组(1.488±0.0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染色,RANKL组、R+Ti组、Cel后处理组和PGE2组均可见大量紫红色多核细胞;Ti组和Cel预处理组阳性细胞较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el≥100 μg/L时,TRAP阳性细胞数量与RANK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Cel组(100 μg/L)RANK、TRAP、NFATcl和CPK基因mRNA含量分别为4.980 ±0.180、3.128±0.143、6.166±0.223和4.922±0.163,与R +Ti组和PGE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能减少PGE2分泌,抑制RANK的表达,阻断Ti诱导的OC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