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早期病变,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月组(DM1)、牛磺酸干预的糖尿病1月组(DM1 T)、糖尿病3月组(DM3)、牛磺酸干预的糖尿病3月组(DM3 T)。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普通饲料中加入1.2%牛磺酸进行营养干预,对各组视网膜进行光镜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视网膜HE染色显示,糖尿病组视网膜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神经节细胞数明显减少。牛磺酸干预后视网膜厚度较糖尿病组增加,神经节细胞数相对增多。观察超微结构发现糖尿病大鼠感光细胞外段膜盘排列紊乱,膜盘间隙增大,严重者出现膜盘断裂、溶解;视杆内段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变性,内网状层轴突肿胀、空泡样变。牛磺酸干预后感光细胞外段膜盘排列明显变整齐,线粒体肿胀较轻,内网状层轴突肿胀较糖尿病组轻。结论 牛磺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脾经、胃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输声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旁对照点大 ,P <0 0 1;声波波幅值较经旁对照点高 ,P <0 0 1;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3.
实验家兔常用经穴的客观检测与标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十四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 P<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 P<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肝经、胆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 ,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功能。结果 :家兔经穴处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 <0 0 1) ,声波波幅值较经穴旁对照点高 (P <0 0 1) ,经穴能够产生脏腑效应。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位置与人体大致相仿 ,并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客观确定家兔“肾、膀胱经”常用经穴。方法 :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确定为经穴点。并通过经穴—脏腑效应实验 ,验证其生理功能。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的经穴 ,其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 ,并有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中亚苦蒿硅胶柱分离组分(AEM-SC)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中亚苦蒿大孔吸附树脂70%乙醇洗脱组分,经硅胶柱进一步分离得到洗脱组分AEM-SC,并对其多糖、总黄酮、三萜类含量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AEM-SC对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抗原吞噬能力及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的...  相似文献   
47.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普通的并发症,牛磺酸是视网膜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它是视网膜再生和发育必需的营养因子,缺乏牛磺酸会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材料:试验于2003-3/2003-12在第三军医大学完成。选取封闭群SD大鼠54只,体质量为250g。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5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1月组、牛磺酸干预糖尿病1月组、糖尿病2月组、牛磺酸干预糖尿病2月组、糖尿病3月组和牛磺酸干预糖尿病3月组6组,每组9只。同期选取正常对照组共15只。方法:动物单笼喂养,自由进食饮水,实验前禁食12h,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用尿糖试纸测尿糖达( )以上,尾靜脉采血测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即为模型建立成功。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blotting等技术方法,检测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牛磺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糖尿病大鼠1个月时,牛磺酸即可抑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免疫反应性,随着牛磺酸干预时间的延长,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性渐弱。②RT-PCR检测:2个月始,糖尿病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的表达开始增大,牛磺酸明显下调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的表达。③3个月的糖尿病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蛋白表达最强。牛磺酸干预糖尿病大鼠2个月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减少。结论:牛磺酸可下调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及mRNA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价值。方法:41例十二指肠肿瘤,行螺旋CT检查29例,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31例,同时行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22例。结果: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55.1%,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58.1%,CT+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特异性为90.9%。结论:联合应用CT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在十二指肠肿瘤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慢性制动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制动应激方式作用于SD大鼠21天,制成慢性应激模型,在“百会”、“内关”、“三阴交”、“太冲”穴进行穴位埋线,每5天1次,共埋线4次。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Cor和血浆CR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模型组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or和血浆CR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穴位埋线组血清中Cor和血浆CR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引起大鼠HPA轴亢进,穴位埋线可能通过调整Cor和CRH的过度分泌,从而纠正HPA轴亢进,进而防治慢性应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50.
脑及脑膜转移瘤的MRI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分析MRI对脑及脑膜转移瘤的检出率及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脑膜转移瘤,男性86例,女性29例,年龄17~77岁.所有病例均经平扫及增强后扫描.结果单纯脑转移46例(40.0%);单纯脑膜转移33例(28.7%);脑及脑膜同时受累共36例(31.3%).115例患者增强后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脑转移侵及脑膜增强后可出现"靶征”或"鼠尾征”.结论MRI是诊断脑及脑膜转移的可靠方法,增强MRI扫描对脑及脑膜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