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COX是前列腺素一类物质生成的限速酶,COX-2被认为主要与炎症等过程中PG的生成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正相关。但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使用却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原因PG12和TAX2的比例失衡学说被广泛接受。近年研究表明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尚有许多其他新的作用及副作用,因此极有必要对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的作用做一新的评判。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含量正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发生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35例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且符合LDL<120 mg/d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腹围及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L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葡萄糖和CRP含量,运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其Mets的各症状与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中44例(32.6%)患者符合Mets标准;随着Mets症状数目的增加,CRP的平均值呈线性上升;伴有3、4或5个症状的患者其CRP含量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P<0.05);高CRP患者出现Mets各症状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低CRP组;腰围、空腹血糖值和Mets与CR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HDL水平与CR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LDL水平正常患者其Mets的发生与血清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情况,评价HGF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制作急性大鼠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设血浆实验组、组织实验组及其相应对照组,观察急性肺栓塞不同时间点血浆HGF水平和造模后12 h组织HGF mRNA的表达.结果:血浆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1、7、12和24 h HGF(μg/L)的表达(1.47±0.32、2.16±0.06、2.84±1.25和2.03±0.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 0.07、0.38±0.09和0.3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87 6,8.328 9,5.546 5和5.875 3,P < 0.01),组织实验组在肺栓塞12 h时为(3.42±0.56)×10~(-2),与对照组(1.32±0.34)×10~(-2)相比,HGF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31 7, P < 0.01).结论:HGF在急性肺栓塞时表达升高,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和颈动脉斑块定量、定性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WI-ASPECTS评分的预测因子。结果:25例(29.4%)DWI-ASPECTS≤7分,60例(70.6%)DWI-ASPECTS>7分。DWI-ASPECTS≤7分组患者纤维帽变薄/破裂(分别为80.0%和35.0%,P<0.001)、斑块内出血(分别为72.0%和21.7%,P<0.001)、钙化(分别为76.0%和45.0%,P=0.009)和富脂质坏死核心(分别为72.0%和45.0%,P=0.023)的发生率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此外,DWI-ASPECTS≤7分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斑块负荷,DWI-ASPECTS≤7分组与DWI-ASPECTS>7...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同种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中,瘦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行同种间小鼠腹部心脏移植,供体置于4℃UW液中保存6 h.受体随机分为两组:瘦素预处理(Ieptin)组,12只,小鼠重组瘦素50μg/kg溶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0 μL中,于心脏移植前腹腔保留;NS对照组,12只,心脏移植前NS 200μL于腹腔保留.另设假手术组,12只.分别于术后6、24 h收获移植心脏与血清标本(每个时间点每组6个标本),评价移植心脏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移植心脏及血清瘦素的水平,同时测定中性粒细胞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并比较两组移植心脏的3周存活时间(每组n=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瘦素预处理显著降低移植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改善移植心脏功能评分;瘦素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脏移植小鼠术后供心心肌及血清瘦素水平;降低心肌MPO活性,减少血清细胞炎性因子TNF-αd、IL-1β、IL-6的水平;瘦素预处理组60%的移植心脏在术后3周仍然搏动有力,而对照组所有供心在2周内停止跳动.结论瘦素预处理显著减轻心肌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功能,提高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6.
AIM: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heart automatic nerve variations and hypothermia(HT) therapy on heart rate variation(HRV).METHODS:We studied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agraph (ECG) of 41 cases of severe brain injury.The patients were devided into HT therapy group(n=21, body temprature 32- 33 ℃ ),non HT therapy group(n=20) and normal control(n=20).RESULTS:In group 1, the reduction of time domain indexes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were 3- 6 folds and 30- 50 fol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reduction were 2- 3 folds and 4- 5 folds in the group 2(P< 0.05,P< 0.01,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 0.05- 0.01);the HRV redu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patients than that of brain injured(P< 0.05- 0.01);the HRV inde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suscitated patients than those in coma(P< 0.01); the HRV in dead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survival(P=0.01).CONCLUSION:Injur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 induce abnormal function of automatic nerve of heart and reduction of HRV.HT therapy can reduce HRV on a higher level;HRV examination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of the brain injured.  相似文献   
47.
目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仍有争议,实验从向量图的角度探讨QT间期离散度的应用及其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①临床资料:2003-05/2005-07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9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年龄60~83岁;同期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符合伦理学标准。②检测方法:使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Q/CPCGY 001-2000型心电综合分析系统检测向量图;同时检测与向量图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应用上海群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NYOZ-02-2001型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电话随访2年,只询问健在还是死亡。③观察指标:向量图各指标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二者与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285例受试者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向量图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额面及横面的QRS/T夹角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额面及横面的QRS/T夹角均显著大于生存组(P<0.05);室性早搏≥LOWNⅢ级者的额面及横面QRS/T夹角的平均角度均显著大于<Ⅲ级者(P<0.05~0.01)。②心电图指标: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QTc、间期离散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者的QTc显著大于生存者(P<0.01);室性早搏≥LOWNⅢ级QT者的QTc显著大于<Ⅲ级者(P<0.05)。③相关性分析:额面及横面的QRS/T环的夹角与QT间期离散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向量图的QRS/T夹角、心电图的QTc是反映心肌电不稳定、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事件、死亡率、以及长期预后不良的有用指标,QT间期离散度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和桂林市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代谢的差别。方法:共检测高血压患者208例,其中乌鲁木齐市(乌市)106例,维吾尔族(维族)60例,汉族46例,对照组30例;桂林市高血压患者102例,均为汉族,对照组30例。比较两市不同民族高血压患者及与正常人群代谢水平的差异。结果:①乌市患者血尿酸增高者(68.9%,73/106)高于对照组(23.5%,24/1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维族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尿酸显著高于汉族和对照组(P<0.05)。桂林市血尿酸增高者显著高于本市的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乌市的高血压患者(P<0.01);乌市各组患者体质量均大于桂林市患者(P<0.05)。②乌市各组患者的高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桂林市患者(P<0.05~0.01),后者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率显著高于乌市患者(P<0.05)。③两地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均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322~0.445,P<0.05~0.001),血尿酸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382,0.454,P<0.05~0.01);乌市高血压组血尿酸与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612,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和桂林市维吾尔族和汉族血尿酸的差别为膳食不平衡、体质量及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9.
瘦素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瘦素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假手术组,(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组),(3)瘦素预处理组(Leptin+MIR组):用小鼠重组瘦素(recombinant mouse leptin,50μg/kg)在MIR手术前30min作腹腔注射制作而成,(4)瘦素术后处理组(MIR+Leptin组):用相同剂量瘦素于MIR手术后30min腹腔注射制作而成。术后6h采集各实验组标本,分别观察MIR小鼠血清和心肌瘦素的水平,并测量和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瘦素预处理可缩小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抑制MIR小鼠血清和心肌瘦素水平的升高。结论瘦素参与了小鼠MIR心肌损伤过程。瘦素预处理可降低MIR小鼠术后瘦素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联合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变化,研究其对AMI患者病情的评估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志愿者和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的外周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及其变化.并于6h内对AMI组患者溶栓,分别于24、48 h后再次检测该组患者.结果 AMI组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分别为(17.41±2.98) g/L、(16.66±1.29)mg/L、(1509.17±106.31)μg/L、(23.11 ±2.99) 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高于AMI组PCI后24h的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12.83±3.51) g/L、(11.98 ±1.35)mg/L、(1315.28±103.27) μg/L、(19.01 ±3.10) g/L]水平和48 h[(8.80 ±2.11)g/L、(8.71±1.25)mg/L、(1121.31 ±99.13) g/L、(9.33 ±2.19) g/L]水平(P<0.05).结论 多指标联合监测对评估PCI术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