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3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检测在非外伤性昏迷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昏迷患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早期进行双侧正中神经的SEP检测和EEG检查,随访6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①26例昏迷患儿SEP11例正常,15例(58%)异常,SEP的异常均表现为皮层电位N20异常,其中6例皮层N20波缺失;26例患儿EEG结果均为异常,其中5例为背景活动低电压,1例为弥慢性0活动,20例为弥漫性8慢活动;②SEP正常的11例中,9例预后良好,2例(18%)预后不良,SEP异常的15例中,14例(93%)预后不良,其中6例死亡,5例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的SEP均严重异常,预后最差。结论:①早期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的预后判断SEP优于EEC;②SEP皮层电位N20波缺失,同时EEG为背景活动低电压患儿,预后最差;③SEP对非外伤性昏迷患儿在早期判断预后是一种客观、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随着近年来孕妇以及孕妇家属对无痛分娩需求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产程护理。临床通过进行音乐干预,来改善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通过不同音乐来减少产妇的负性情绪。例如,可以让产妇在分娩中唱歌,也可以为孕妇播放喜爱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本研究认为音乐干预能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改善婴儿行为。所以,开展音乐镇痛分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55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d,加重伴意识障碍1d"于2020年11月27日急诊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d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同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就诊于外院,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颅内压、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1d前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伴意识障碍.既往高血压病史11余年,平素规律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 mmHg(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10余年,两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冠状动脉支架1枚;同期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肺中叶肺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4.
75.
糖原累积病Ⅰa型(GSD Ⅰa)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GSD Ⅰa型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下肢无力、疼痛、行走困难、蹒跚步态, 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严重维生素D缺乏、肾脏损害等, 考虑骨软化症, 经过补充维生素D、补钙、口服碳酸氢钠纠酸以及原发病综合管理等治疗, 症状完全缓解。提示对于不明原因的肌无力伴骨痛患者, 需要警惕骨软化症可能, 早期识别和治疗该病有助于改善预后;GSD Ⅰa患者需定期监测维生素D水平、碱性磷酸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肾脏评估等, 积极纠正可能存在的维生素D缺乏、钙磷及酸碱代谢紊乱等, 同时加强GSD Ⅰa代谢紊乱的综合管理, 以期降低骨软化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 TIR)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及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4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TIR来自持续血糖监测数据, 腹部超声诊断脂肪肝,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肝脏硬度值评估肝纤维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TIR与肝脏硬度值的相关性,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IR与MAFLD及进展期肝纤维化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TIR与肝脏硬度值呈负相关(r=-0.86,P<0.001), 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肝脏硬度值呈正相关(r=0.48,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TIR负向预测肝脏硬度值(β=-0.75,P<0.001), HOMA-IR正向预测肝脏硬度值(β=0.21,P=0.025);调整混...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当归半夏汤及其拆方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分泌雌二醇(estradiol, E2)的作用。方法:以可分泌E2的人卵巢癌细胞HO-8910为研究对象,优化筛选当归半夏汤(由当归、山茱萸、白芍、女贞子、龟板、清半夏、浙贝母、川芎、牡丹皮、赤芍、丹参、柴胡12味中药组成)组方,按照药物功效组成新的当归半夏汤。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新的当归半夏汤全方及其拆方与HO-8910细胞E2分泌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建立了调节E2分泌的药物筛选方法,从原当归半夏汤12味中药中筛选出8味可促进HO-8910细胞E2分泌的中药(酒萸肉、当归、白芍、浙贝母、清半夏、丹参、牡丹皮、赤芍)组成新的当归半夏汤。方中酒萸肉、当归、白芍、浙贝母、清半夏、丹参、牡丹皮、赤芍促进HO-8910细胞E2分泌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是198.70、162.80、342.10、116.50、486.80、82.83、143.90、218.10 mg/L。当归半夏汤全方及其...  相似文献   
78.
随着对实验室安全认识意识的不断增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越发凸显.目前在实验室生物安全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细则不完善,实验室备案率差异较大,不同实验室工作人员对院感防控的认识有差异,以及日常监督执法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多提建议和管理经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宣传,提供技...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132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FIC。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并记录两组产后3 d内的初乳启动情况及产后3、15、42 d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内,观察组的初乳启动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3、15、42 d,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能够改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5 826例(包括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将患者分为收缩压正常组[100~139 mmHg(1 mmHg=0.133 kPa),n=4 323]和收缩压升高组(≥140 mmHg,n=1 503),参照同一标准,进一步将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分为收缩压正常者(n=3 034)和收缩压升高者(n=1 227)。比较不同分组患者2年内全因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收缩压正常组相比,收缩压升高组年龄较大[(61±10)岁vs(57±10)岁,P0.001]、女性患者比例高(29.3%vs 21.6%,P0.001)、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和脑血管病史)多,多支病变比例高(77.5%vs 71.0%,P0.001)。两组患者全因死亡、MACCE以及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收缩压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升高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3%vs 0.7%,P=0.048)和脑卒中(1.9%vs 1.2%,P=0.038)发生率增加。针对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收缩压升高者的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收缩压正常者(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不是支架内血栓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既往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结论:ACS入院收缩压升高患者常伴随更多高危临床因素,但入院收缩压升高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