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at cancer nest on local control of rectal cancer after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Methods: From Jan. 1999 to Oct. 2007, a total of 107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ere reviewed. They were treated by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30 Gy/10 fractions/12 days. Two weeks later,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surgical operation. Their pathological samples were kep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radiotherapy.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LI) degree, pathologic degradation and fibrosis degree after radiotherapy in paraffin section were evaluated under microscope. Results: After followed-up of 21 months (2-86 months), a total of 107 patients were reviewed.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LI), fibrosis and pathologic changes after radiotherapy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on local contro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I after radiotherapy w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actor on local control. Conclusion: LI, fibrosis and pathologic degradation after radiotherapy are significant for local control of rectal cancer after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LI after radiotherapy was a significantly prognostic index for local control of rectal cancer after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102.
103.
氧氟沙星是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有广谱抗菌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阿奇霉素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推荐首选使用药物。现将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入选33例,对照组入选31例。试验的目的是对氧氟沙星片剂与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比较。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为我院1998~1999年门诊患者,年龄22~54岁,男35例,女29例,病程2天~4年,平…  相似文献   
104.
徐刚  张珊文  徐博 《武警医学》2008,19(5):404-406
 目的 观察直肠癌术前放疗对癌巢内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月~2007年8月我院直肠癌单纯术前放疗患者1 07例入组研究,术前放疗30 Gy/10 f/12 d,2周后手术.回顾分析术前放疗对癌巢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的影响,并进行放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放疗后CD3比放疗前显著增多(P<0.01),放疗后CD8数量显著下降(P<0.05), 放疗后CD4/CD8比放疗前升高(P<0.01).放疗后CD3数量级别与直肠癌术前放疗近期局部疗效关系密切(P<0.01).结论 直肠癌术前放疗后的癌巢组织中CD3 浸润数目增多,CD4/CD8比值升高,放疗后CD3数量与近期局部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病房用药合理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老年病房2011 年1 月1 日-2012年12 月31 日全部住院患者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在914 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共35例,约占3.83%,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包括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34.29%)、药品选择不适宜(17.14%)、用药指征不明确(14.29%)、给药剂量不适宜(8.57%)、禁忌证用药(8.57%)、重复用药(5.71%)等.结论: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监管,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对行心脏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外周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患者大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10例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接受静脉-动脉(V-A)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开/关(暂停15 min)IABP情况下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评估CBF变化。根据脉压大小将CBF数据分为两组(脉压10 mm Hg为P组和脉压≤10 mm Hg为N组)。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其中6例存活出院(60.0%)。ECMO联合IABP辅助时大脑CBF为(240.30±73.03)ml/min,暂停IABP单独ECMO辅助时CBF为(239.75±74.24)ml/min,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94)。N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大脑血流量(246.56±91.19)ml/min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低(229.50±90.32)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P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高[(256.23±77.62)ml/min vs(238.91±42.16)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ECMO联合IABP辅助,心脏功能状态决定IABP对大脑血流量影响。心肌顿抑时IABP减少CBF,心脏功能有所恢复情况下,联合IABP治疗可明显增加CBF。  相似文献   
107.
目的Liwen术式即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病例进行临床研究,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纳入2017年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接受Liwen术式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年随访期间,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等,运动负荷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和运动总时间等,12导联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改变,心脏核磁评估心肌纤维化情况及消融范围。 结果术后2年,患者左心室流出道(LVOT)峰值压差明显降低(静息LVOT压差:从130 mmHg降至8 mmHg;运动激发后LVOT压差:从181 mmHg降至28 mmHg),室间隔(IVS)厚度变薄(前IVS厚度:从15 mm降至8 mm;后IVS厚度:从16 mm到8 mm);纽约心功能分级从Ⅲ级降低至Ⅰ级,运动时间由6 min增加至8 min。术前心电图提示存在RBBB,术后6个月起至2年,RBBB消失。 结论Liwen术式可以有效解除LVOT梗阻的同时促使心律失常发生良性转归。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募集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60例,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治疗后1年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根据治疗疗效分为好转组和未好转组。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上的9个标签(rs1059047、rs1136450、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rs1059046、rs17886395、rs1965407、rs1965708)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共119例患者完成随访,好转组81例,未好转组38例,好转率68%。-50CG位点(rs1136450)CC基因型患者免疫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223AC位点(rs1965708)AC基因型患者免疫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A型患者(P0.05),其余位点基因型(rs1059047、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rs1059046、rs17886395、rs1965407)与免疫治疗有效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表面活性蛋白A可能是与SCIT治疗效果有关联的易感基因,-50CG位点(rs1136450),-223AC位点(rs1965708)多态性可能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杏丁注射液能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杏丁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脑梗死病理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以往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很少考虑器官移动或肿瘤自身生理性运动所带来的影响,近年随着放疗新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肿瘤放疗已具备精确治疗条件,特别是随着三维适形放疗(3DCRT)等影像引导技术的开展,21世纪将进入精确放疗的主导时代,在精确放疗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