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3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Amplatzer封堵器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Amplatzer封堵器(ASO)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封堵房间隔缺损的小儿患者65例,于封堵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效果。于房间隔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和房间隔长轴观分别测量ASO中心厚度和与腰相连的两侧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ASO位置正常,ASO无移位,无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于术后即刻和24h随访ASO两伞间有微少量血流通过,1个月随访时4例患者微少量血流消失,3个月随访时微少量血流全部消失。术后24h ASO厚度稍增加,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SO的厚度回缩明显,6个月后ASO的形态趋于稳定。ASO近主动脉侧的厚度大于其他部位的厚度。结论 房间隔封堵术后ASO形态逐渐变薄,更牢固地固定于房间隔上。  相似文献   
23.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随着新的介入治疗器材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的介入治疗得到广泛开展,技术日趋成熟,分析我院连续施行的CHD介入治疗112例,探讨CHD介入治疗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35岁.4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腹胀不适,与活动无明显关系,于外院就诊,诊断"心衰",予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2月前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于13年前曾因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剥脱术,术后一般情况好,夜间能平卧,无憋醒.近2年来偶有胸闷、气短,下肢水肿.外科认为目前针对缩窄性心包炎没有外科手术指征,建议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结合介入治疗实际对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进行造影分型,并对不同类型膜部瘤的介入封堵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2-11~2003-11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32例并发膜部瘤的膜周部VSD行封堵治疗,平均年龄19(3~48)岁。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透视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于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体-肺侧支栓塞术在重症法洛四联症(F4)患者“一站式”杂交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5月至12月,共26例重症F4患者(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岁(5个月~29岁),在我院Siemens杂交手术室系统内完成了“一站式”治疗:全麻插管下先完成主动脉及心室造影,若发现有明确的体-肺侧支血管即予以经导管栓塞,随后立即完成外科根治术(杂交组)。选择同期住院仅接受单纯外科根治术的26例重症F4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外科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组中有20例患者接受了体-肺侧支栓塞术,其中2例因侧支血管太细放弃栓塞、4例未发现明确体-肺侧支血管。共采用Cook不可控弹簧圈50枚栓塞了38支侧支血管,另有两例采用明胶海绵团块栓塞侧支血管,所有患者均获栓塞成功,无异位栓塞发生。杂交组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单纯外科组有两例患者外科术后发生“灌注肺”现象,术后2~5d内接受了补救性体-肺侧支栓塞术,1例死于术后心功能不全。杂交组较对照组总住院时间(19.5d比25.6d)、术后ICU监护时间(50.3h比82.6h)、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8.5h比38.6h)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05.1min比131.3min)均要明显缩短(均为P〈0.05)。结论外科术前体-肺侧支栓塞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提供良好手术野、减少术后灌注肺的发生,在F4患者“一站式”杂交治疗能提高外科根治术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7.
重度的颈动脉狭窄是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并发症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伴发率约为12%,目前国内尚未见瓣膜病合并颈动脉狭窄伴发情况的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新型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置入治疗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缩窄(CoA)的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共完成8例CoA覆膜CP支架置入术。根据CT和DSA检查选择支架的型号及球囊的大小;经股动脉穿刺送入装载有支架的球囊导管,准确定位后充盈内外球囊,扩张覆膜支架。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缝合局部穿刺点。结果覆膜CP支架均顺利置入。跨缩窄段平均收缩压差明显下降,术前为(63.8±17.6)mm Hg(1mm Hg=0.133kPa),除1例由术前77mm Hg降至35mm Hg外,余者均降至5mm Hg以下,主动脉最窄处直径由术前(4.8±1.4)mm增加至(18.0±2.6)mm。除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外,余者上下肢血压均恢复正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分流完全消失。随访1~8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超声多普勒或CT增强扫描示缩窄端管径明显改善。结论新型覆膜CP支架置入治疗CoA,近期效果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9.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效果在不断提高。本研究初步观察和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弓发育不良型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1986年4月至2009年4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有6029例先心病施行了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388例并发症和5例死亡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遗留严重功能障碍及需要经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为严重并发症,将患者离开导管室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定为迟发.结果 6029例先心病患者介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4%,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7.69%(184/2392);动脉导管未闭(PDA)组为4.20%(87/2070);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1.31%(10/761);室间隔缺损组为14.94%(85/569);体肺侧支栓塞术组为3.13%(3/96);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组为30.95%(13/42);冠状动脉瘘栓塞术组为12.50%(2/16);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为20.00%(2/10);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66.67%(2/3).6029例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65%,其中迟发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22%.总病死率为0.08%,其中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0.26%(2/761),PDA封堵术组为0.05(1/2070),房间隔造口术组为9.10%(1/11),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为33.33%(1/3).紧急手术占0.22%(13/6029),择期手术占0.13%(8/6029),安装永久起搏器占0.03%(2/6029),其余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或介入处理.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低,术前应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沟通,术后应作严格随访,尤其警惕部分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