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附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7例pPNET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MRI表现.结果 7例pPNET中,2例位于颅内,2例位于下肢,1例位于椎管内并跨椎管内外生长,1例位于盆腔内并累及骶骨,1例位于腹膜后.软组织内pPNET呈等T1、稍高T2信号,内可见囊变坏死及出血,1例边缘可见假包膜,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侵犯周围骨组织.骨pPNE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例均见CD99表达,4例突触素表达,3例嗜铬粒蛋白表达,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表达,2例波形蛋白表达,1例上皮细胞膜抗原表达.结论 MRI对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以星形细胞瘤(14例)为主,其次为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1WI均呈稍低信号,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少突-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等及稍低信号;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2WI均呈稍高信号,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稍高及高信号;增强扫描室管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度至明显强化,少突-星形细胞瘤中度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轻至中度强化,室管膜下瘤轻度强化.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作为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被多项国内外研究证明该药可延长非小细胞肺(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且这些生存优势在选择人群中更为明显.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厄洛替尼在非选择NSCLC人群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初步观察了不同人群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7月之间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的70例NSCLC病例,厄洛替尼每日口服1次,每次150mg.服药4周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后每8周评价一次.结果 70例患者中68例可评价近期疗效,CR 0例,PR 26例,RR 38.2%,SD 24例,疾病控制率(DCR)73.5%,PD 18例(26.5%).63例可评价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 3.0个月.其中腺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0个月,非腺癌患者为2.6个月,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非吸烟者的疗效高于吸烟者(51.7%vs 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毒副反应主要有腹泻、皮疹和ILD,ILD发生率达4.3%.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并且表现出对腺癌和非吸烟人群的选择性,未观察到性别差异.多数病人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1例MTC行免疫组化、BRAF V600E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45例,男性36例,年龄20~77岁,平均42.5岁。临床表现:颈部肿物、无明显症状或体检发现。肿块直径0.3~15 cm,平均6.5 cm。镜检: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或梭形,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瘤细胞呈器官样、片状、巢状、梁状排列,8例瘤细胞围绕血管和纤维形成乳头状结构。间质见多少不等的淀粉样物质沉积(67/81)。免疫表型:瘤细胞Calcitonin(81/81)、Syn(80/81)、CgA(63/81)、CEA(25/38)和TTF-1(81/81)均阳性,刚果红染色阳性(67/81)。Ki-67增殖指数3%~30%。BRAF V600E基因检测1例(1/36)阳性。结论 MTC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MTC预后较好,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完整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比观察甲磺酸托烷司琼(Tropisetron Mesylate,TM)与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M)两组药物控制抗癌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对47例接受顺铂及其它药物治疗的病例,采用随机自身交对照,开放的方法。比较TM和M预防化疗致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结果:TM对食欲不振,恶心的完全抑制率(CR)在d1-d5明显高于M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TM对食欲不振,恶心控制的有效率(RR)在d1,d2优于M(P<0.01),TM组对呕吐控制率优于M组,两组对急性呕吐的CR率分别为68%,26%(P=0.00003),RR分别为90%,42%(P=0.000007),副作用:TM与M以一过性腹痛,便秘,头痛及头晕为主要副反应,TM组无锥体外系症状,M组有1例锥体外系症状,结论:甲磺酸托烷司琼是一种新的安全的止吐药。能有效的预防抗癌药的胃肠道反应,对急性呕吐的控制优于甲氧氯普胺。  相似文献   
56.
2020年以来发生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疫情防控中主要承担疫情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现场一线处置等基础性工作。2022年3—7月青岛市某区发生3起本土疫情,共报告阳性感染者31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处置,多部门联防联控,所有续发病例均在集中隔离场所发现,无社会面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