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6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2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575篇
内科学   30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1095篇
预防医学   408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421篇
  6篇
中国医学   405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13例(61.9%)患者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5例(23.8%)为腹部胀痛不适;12例(57.1%)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21例中20例CD117(+),9例CD34(+)。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1年存活率为90.1%,3年存活率为76.2%,5年存活率为61.9%。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因瘤细胞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其中CD117阳性率大于95%。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2.
例1 患者女,47岁.以"发现左下腹包块半年"入院.查体:左下腹可扪及固定肿物,光滑界清、质韧无触痛.结肠镜、常规化验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CT示左下腹前腹壁外下髂腰肌旁软组织肿物约3 cm×5 cm,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内部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图1).手术探查:肿物位于腹膜外,包膜完整,后方与髂外血管相邻.术后病理为符合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透明血管型(图1);CD20-、CD3-、Ki67+、CD21-.术后随访38个月,全身浅表淋巴结及纵隔、腹部淋巴结均未见增大.  相似文献   
53.
联合尾叶的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余收治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尾叶和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联合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26例,规则性右半肝切除25例,右三肝切除4例,中肝叶切除3例;所有患者同时附加全尾叶切除手术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骨骼化清扫。根治性切除率为72.4 %(42/58)。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 %和36.2 %。有3例现已无瘤存活6年。结论:肿瘤切除联合尾叶的规则性肝叶切除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是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DDS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801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行DDS化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78例(对照组),行DDS化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325例(DDS组)。结果 对照组1年内复发(早期复发)54例(69.2%),1年后复发(晚期复发)18例(23.1%),而DDS组1年内复发113例(34.8%),1年后复发107例(32.9%)。早期复发两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晚期复发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门静脉癌栓、卫星灶是肝癌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前白蛋白≤160 g/L、白蛋白≤30 g/L与晚期复发有关。结论 DDS化疗对预防肝癌的早期复发起一定的作用,但对晚期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不保留肋间臂神经,而观察组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 78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以及6个月的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患者上肢内侧感觉障碍的部位主要是腋窝部、上臂后内侧以及侧胸壁,存在疼痛、烧灼感以及麻木症状,范围为30-95 cm2,随访1年后两组均无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6.1±2.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0.2±3.6)分,相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改善术后患者患侧上臂内侧的感觉障碍,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治疗的效果。方法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集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成两组,参考组20例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组40例则通过无抽搐电休克+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NSS评分下降比参考组显著(P0.05),且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通过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脊柱手术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前30 min口服100 mg的艾瑞昔布,对照组口服相同剂量的安慰剂。术毕予负荷剂量的芬太尼0.001 mg/kg。比较两组术后6 h与12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静效果(采用Ramesay评分法评估)、芬太尼消耗量、自控按压总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与术后12 h的术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80±0.82)分与(1.85±0.45)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91)分与(2.32±0.64)分;观察组的镇静Ramesay评分分别为(2.28±0.59)分与(2.06±0.58)分,低于对照组的(2.63±0.71)分与(2.33±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6 h、6~12 h、12~24 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自控按压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采用艾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静效果,芬太尼用量与不良反应均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9.
医联体全科团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体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可行路径。相关研究表明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但这一模式能否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目的 探讨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患者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10月郑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签约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单纯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两社区各随机抽取签约居民500人。采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PPE-15)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者体验各维度得分及总体评价。分析与总体评价强相关的具体患者体验指标,提取两组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公因子。结果 两组签约居民的年龄、性别、参保类型、健康自评状况、有无慢性病均无差异(P>0.05),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在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2个维度的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01),而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这一维度的得分低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两组签约居民在情感支持、尊重患者的偏好、生理舒适3个维度的得分无差异(P>0.05)。4个维度(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情感支持、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的患者体验与签约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强相关。15个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可归为交流沟通、情感支持、服务连续、信息传递、尊重患者权利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669%。结论 医联体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加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促进患者家人与朋友共同参与,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但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0.
武术教育实践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失衡,加剧了武术与当代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消解”。对武术教育实践的理性审视无疑会助力武术与当代社会结构关系的现代性重构。近代以来,武术教育领域在指导思想、价值定位、具体实践等层面均呈现出工具理性扩张的发展倾向;武术生存场域的不可逆化“更迭”、武术与社会结构关系的时代性“解构”、武术传承方式的学校教育化“突变”,是致使武术教育价值理性式微的深层动因。人存在的双重性及人理性行为层面的自我超越与自由实现诉求,为武术教育工具理性及价值理性的调试(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的空间向度。唯有在双重理性和谐关系指导下的武术教育实践,才是促使当代武术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