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脑内多发性硬化46例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脑内多发性硬化MRI表现特点,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6例经临床证实的脑内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对病灶的形态、分布、数目、大小、信号及强化进行分析.结果:脑内多发性硬化MRI特征性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脑室旁白质内、胼胝体及中脑不规则形多发病灶,其中侧脑室旁病灶长轴垂直于侧脑室,病变在急性或活动期有强化.结论:MRI是目前诊断脑内多发性硬化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儿阳晶,女,11个月,CT号70597,于2005年1月6日发现左眼白瞳伴视力下降一周来我院就诊.当时眼科体检:左眼结膜充血,网膜轻度水肿,瞳孔为6mm,隐见网膜隆起.  相似文献   
13.
曹林德  唐勇  彭湘晖   《放射学实践》2009,24(4):437-44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门病变穿刺针吸活检的成功因素。方法:搜集肺门病变患者资料42例,采用Shimadzu CT引导,5mm层厚扫描,21G抽吸针;穿刺时尽可能在胸壁内调整好进针方向,首选经过阻塞性不张、炎性病变、粘连组织进入病灶,其次穿刺的距离最短,避开坏死组织,识别所取材料的可靠性。结果:总符合率为90.5%,误诊2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肺门病变针吸活检是在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基础上的技术进步,是获得肺门病变病理的又一项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杨鸿  杨文  蒋洪春  彭湘晖  曹林德   《放射学实践》2012,27(8):844-846
目的:探讨MSCT重组技术对气管破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气管破裂患者的CT资料,病因分别为颈胸部严重外伤、医源性损伤、自发性因素。采用128层螺旋CT对7例患者行颈胸部平扫,原始数据行减薄重组,将减薄重组后的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及CT仿真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气管破口以及溢出的气体均表现为低密度影,气管壁连续性中断,MPR重组可以完整显示破裂口形态和大小、距气管隆突、会厌或胸骨柄上缘等重要解剖标志的距离;2例严重患者在双侧颜面部、颈部、颞下窝、咽旁组织间隙、前后胸壁皮下、纵隔内均有广泛分布的低密度气影;最轻的1例仅见裂口附近的后纵隔内有少量、散在低密度气影;2例喉癌患者因肿块占据喉腔而行气管切开术,植入的导管显示通畅;5例外伤或自主破裂者通过CTVE均能识别破口,边界显示较MPR稍模糊,CTVE成像时附加的一幅虚拟三维VR图像,对溢出的气体自动着色,可立体地显示从破口溢出的气体在组织间的分布情况。结论:MSCT重组技术对气管破裂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的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累及44个椎体,病变位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23个,侧方外1/3带16个,累及全椎体5个。椎体变扁或楔形样改变17个,其中水平压缩骨折5个。椎间盘破坏23个,其中椎间隙消失5个,椎间隙狭窄18个。椎旁脓肿15例28个,椎管狭窄13例。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要与转移瘤及化脓性脊椎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老年自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呈分层状改变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 ,67岁 ,因突发头痛、呕吐、昏迷 1.5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曾两次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 :昏迷状态 ,血压 15 0 /78mmHg ,双侧瞳孔不等大 ,左侧大于右侧 ,右侧肢体肌力O级 ,GLS评分E1V1M5共 7分。CT表现 :于左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弧形分层状影 ,界线分明 ,由外至内分别为高———低———高———低密度 ,高密度及低密度影CT值分别为 78HU、 15HU。相应脑组织明显受压内移 ,左侧脑室受压变窄 ,中线结构右偏 ,基底池变窄(附图 )。手术所见 :于病后 3h行左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中见硬膜下新…  相似文献   
18.
急性颅高压通常由重度脑损伤及大量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引起,在临床上易诱发脑疝及脑干受压而致脑死亡.颅内压监护虽可直接测定颅内压但属有创性检查,且引起颅内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高达7.7%[1],在临床上作为常规监护有诸多不便.CT平扫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原发病灶及其颅内继发改变,但无法反映血流灌注情况.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我院8例急性颅高压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其特性及共性,旨在提高对高颅压的CTA影像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彭湘晖  彭俊玲  宾精文 《中外医疗》2009,28(21):154-154
目的小脑蚓部肿瘤及第四脑室肿瘤位于小脑中线区,是儿童较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MRI因其优良的组织分辨率、无骨伪影及其可多平面成像等优势为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损伤的立体直观的诊断方法。方法本文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小脑占位性病变39例,对各种病变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探讨MRI对儿童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癫痫是小儿科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6%[1]。在人群癫痫患者中,50%以上在10岁之内起病,小儿癫痫发生率大大高于一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