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肺部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pSS患者肺部CT图像,观察各种病变的分布特征.用CT视觉评分方法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并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pSS患者肺动脉高压(PAH)、抗SSB抗体阳性的关系.结果 68例pSS患者PAH 13例(19%),抗SSB抗体阳性25例(37%),肺部CT表现正常13例(19%),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小叶内间质增厚在本组病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40%).肺内病变分布具有周围分布、下肺分布为主的特点.小叶间隔增厚、囊性变与pSS患者PAH相关(OR=1.780、2.513,P<0.05),囊性变与患者抗SSB抗体阳性有明显相关性(OR=10.530,P<0.05).结论 肺部CT可以定量分析pSS肺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3.
目的:报告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将经ImatronC-150电子束CT机检查冠状动脉的90例分为三组:(1)非冠心组;(2)可疑组;(3)冠心组。对各例冠状动脉的走行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各组CAC的发生率和钙化定量积分。结果:电子束CT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CAC发生率冠心组为95.0%(19/20例),可疑组为48.6%(17/35例),非冠心组为22.9%(8/35例),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发生CAC的44例中,冠心组的定量总分显著高于可疑组和非冠心组(P值分别<0.05和<0.01)。结论:电子束CT检测CAC可为早期冠心病的诊断、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三期舌象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89年以来 ,在胃镜检查的同时 ,采用排除兼病和合并病的方法 ,对 1 92 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同步进行舌象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2 6例 ,男 1 1 4 3例 ,女 783例 ;年龄 1 6~ 77岁 ;病程最短 5d,最长 3 0 a。全部病例均于检查前排除脑、心、肺、肝、胆、肾、肠等系统严重疾病 ;胃镜检查中发现合并食道、胃疾病者 ,摒除不予统计。胃镜诊断标准按国内通行的三期六级法 ,分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三期进行诊断。 1 92 6例胃镜诊断结果为活动期 950例 ,愈合期 53 8例 ,疤痕期 43 8例。2 观察方法检查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胸部CT表现及随访肺内病变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观察60例T2DM患者胸部CT图像,用CT视觉评分方法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并与CT复查图像进行对照,分析肺内病变变化特征与临床的关系。结果60例T2DM患者中胸部CT表现正常9例(15%)、磨玻璃样影31例(52%)、小叶间隔增厚32例(53%),多于胸膜下线8例(13%)、支气管血管束增厚3例(5%)、小叶内间质增厚3例(5%)等病变(X2=76.979,P<0.01)。肺内病变具有周围分布、下肺分布为主的特点。复查后仅14例磨玻璃样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与磨玻璃影积分值无变化组相比,磨玻璃影积分值变化组病程较短(t=2.485,P=O.023),HbA1c较低(u=2.831,P=0.015)。结论CT及其随访检查的半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对评估糖尿病肺损害的短期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天冬多糖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及天冬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冷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天冬粗多糖,再用链菌蛋白酶E及Sevag法脱蛋白,最后用纤维素及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提取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分子量检测.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对于体外培养的人...  相似文献   
67.
5-氟脲嘧啶对兔靶动脉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5-氟脲嘧啶(5-Fu)对靶动脉壁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意义。方法 将实验用兔7只中5只行股动脉穿刺给5-Fu注射液,另2只经耳动脉给5-Fu。股动脉给药后7天作X线造影和光镜下病理检查,耳动脉给药后24小时作电镜病理检查。结果 5例股动脉造影中4例出现明显狭窄;光镜下表现为较明显内皮细胞脱落、破碎,内弹力膜断裂、不完整或内皮细胞增生明显、呈多层,内弹力纤维聚集,造成管腔狭窄;电镜下见血管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对凝血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1例UC活动期患者,通过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型,采集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证型与凝血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湿热证组患者PLT数值高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MPV数值低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5华蟾素华蟾素是一种中药抗癌制剂,由中华大蟾蜍全皮加工而成,其注射液系阴干全蟾皮水溶性成分提取液。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明,其具有消炎、止痛、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且毒性低,安全性好,尤其用于肝癌和肺癌治疗,疗效显著。华蟾素及丝裂霉素两者配伍使用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两者单独使用显著增强;丝裂霉素对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具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而华蟾素注射液则无此作用,与单独使用丝裂霉素比较,两者的配伍使用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增加。华蟾…  相似文献   
70.
研究电子束CT心肌梗死部位及形态的三维图象重建。结扎犬心冠状动脉左旋支及其分支,形成左室侧壁梗死区;经电子束CT增强容积扫描方式得到犬心断面,利用区域扩张法对梗死心肌进行自动分割;采用表面重建法完成犬心的三维重建。结果:清晰显示出了犬心的三维图象,并在三维图象上精确表示出了梗死的部位及形态。结论:在造影剂注射量与扫描起始时间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电子束CT可完成能反映病变情况的心脏三维图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