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无硬化骨样骨瘤1例报告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张闽光,胡振民患者女、61岁。左大腿疼痛28d。28d前始感左大腿呈持续性钝痛,以夜间为甚,活动时疼痛加剧,无寒热,局部无红肿。曾给“消炎痛”治疗,无效。体检:左大腿浅静脉扩张,无红肿,大腿内侧有压痛,左...  相似文献   
102.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及幽门螺杆菌 ( H 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12 4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总结 ,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 ,同时观察各型 Hp感染的情况。结果 :糜烂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证型中 ,脾胃湿热型占 61.3% ,肝胃不和型占 2 1% ,脾胃气虚型占 17.7% ,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 76.3%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由此证明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 H 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 Hp在病因学上是同一种致病原的观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胃灵颗粒治疗胃灼热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灼热症为脾胃疾病常见主要症状之一 ,俗称“烧心”。按其症状表现 ,可归属中医“嘈杂”、“吞酸”、“胃脘痛”等病范畴。2 a来 ,我们在临床中对以“胃灼热”为主要表现的 6 0例患者 ,用林禾禧主任医师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而研制的“胃灵颗粒”进行治疗 ,同时随机抽样 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疗效满意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临床表现以“胃灼热”为主症的患者 90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38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年龄为 4 0 .2岁 ;病程为 0 .5~ 2 .0 a。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各项检查排除合并有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 …  相似文献   
104.
10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对临床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大多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临床上常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引起的术后栓塞综合征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而中医药治疗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患者采用中草药治疗术后栓塞综合征。通过对中医药应用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便正确认识中医药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颈肩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予激痛点阻滞。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5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5-羟色胺(5-HT)及β-内啡肽(β-EP)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及5-HT均明显下降,β-EP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同疗效的5-HT、β-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疗效与5-HT呈负相关,与β-EP呈正相关(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炎能明显缓解疼痛和颈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5-HT和升高β-EP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0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00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全部病例均作X线平片(部分病例加作作层摄影)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并经组织细胞学证实。其中鳞癌68例,腺癌18例,未分化癌14例。中央型肺癌59例,周围型肺癌41例.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多血管型78例,少血管型22例。按全国肺癌协作会议分期标准Ⅱ期12例.Ⅲ期50例Ⅳ期38例。灌注药物:顺氯氨铂80mg阿霉素40mg或表阿霉素50-60mg,丝裂霉素10mg和5一氟脲嘧啶1000mg。通常联合采用上述药物中的3种分别灌注。一般3~4周灌注一次,3~4次为一疗程。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69例,稳定(S)8例,进展(P)6例。显效(CR+PR)86例(86%),有效(CR+PR+S)94例(94%)。本组并按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所在部位和血管构型分组观察,以总缓解率(CR+PR例数之和与病例总数之比值)判定疗效。本组患者在临床各期的总缓解率Ⅱ期100%,Ⅲ90%,Ⅳ期76%,但各期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未分化癌(928%)和鳞癌(89.7%)优于腺癌(66.6%),中央型(93.2%)优于周围型(75.6%),多血管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各型胆囊癌的CT影像特征、误诊原因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胆囊癌分三型,壁厚型:10例;腔内型:5例;肿块型:8例。其中7例术前误诊。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9.
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多属于癌症中晚期,对于部分已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影像诊断被视为中医的特殊望诊。研究影像学表现与疾病的中医病证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病机学说提供了影像学的客观依据,促进了中医的现代化发展。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已有近50年的历史,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7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生大黄粉组(对照组)与柴芍承气汤组(观察组)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按照入院时间段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予生大黄粉治疗,观察组(39例)予柴芍承气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症状缓解率、首次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率及血尿淀粉酶。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首次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泻下通腑的中药能促进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中药汤剂较单方更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消化道症状,促进肠鸣音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