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配合化疗药物经外周血管介入途径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42例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血管,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化疗药及栓塞剂.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为介入用药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2.
张金生  王俊英  徐娜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262-2263
目的测定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的活性,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正常人、38例肺癌、64例COPD患者,运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SACE的活性。结果肺癌患者的SAC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OPD组的SACE活性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E的改变与肺癌有密切关系,可能成为临床诊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3.
在临床上眩晕虽以内伤为多 ,但外感眩晕亦不鲜见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 ,提出外感眩晕之说 ,浅述如下。1 外感眩晕的病因病机头为诸阳之会 ,清阳之府 ,目为清空之窍 ,风木肝之主之也。外感六淫及疠气病毒 ,上犯颠顶 ,邪气稽留 ,阻遏清阳 ,清窍被扰 ,发为眩晕。正如清·刘默《证治百问》曰 :“凡眩晕一时暴发者 ,必因风暑寒热郁于肌表 ,触发内之痰气 ,致脉络满而经络虚 ,使外有余而内不足 ,上脉溢而下脉虚 ,所以头重足轻 ,一时眩晕 ,若气血冲和者 ,候风寒暑气痰热清散即愈。”就临床所见 ,风、寒、暑、湿、燥、…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口服避孕药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等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脑卒中与口服避孕药的相关文献,按照所制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最终确定15篇符合条件的国外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运用RevMan4.2软件,对其中的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结果]口服避孕药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R值为1.54,95%CI为1.11~2.14。[结论]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橄榄降脂胶囊的降脂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照改良Krauss及Blache法测定脂蛋白脂酶(LPL)和肝酯酶(HL)。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橄榄降脂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和血清中LPL及HL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橄榄降脂胶囊通过调控肝脂酶、脂蛋白酯酶的活性,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而防治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评价橄榄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高脂血症性脂肪肝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橄榄降脂胶囊,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橄榄降脂胶囊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7.
中药降脂途径及机理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生  王阶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381-1383
从中医药对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脂蛋白代谢酶、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胰岛素抵抗、抗脂质氧化损伤、改善血液流变性、影响血脂相关基因表达等九方面进行研究,阐述调脂中药的作用机制,对降脂中药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高脂血症从肝论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生 《新中医》2006,38(11):6-9
根据高脂血症从肝论治的学术源流,从生理、病理方面展开探讨,提出“从肝论治高脂血症”的学术观点,明确高脂血症病机是肝失疏泄,延及脾肾为本,脂浊内生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强调肝失疏泄是推动高脂血症病机演变的关键机制之一,调肝降脂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则,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中药橄榄降脂胶囊的降脂作用机制,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根据血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及橄榄降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自由饮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血脂康组灌胃血脂康胶囊0.09g/kg,橄榄降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橄榄降脂胶囊0.675g/kg、1.35g/kg、2.7g/kg。1次/d,连续给药6周。采用酶法检测大鼠血清TC、TG;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检测HDL-c、LDL-c,RT-PCR法测定高脂血症大鼠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SR-B1mRNA表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5。经橄榄降脂胶囊治疗后肝SR-B1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P>0.05。结论橄榄降脂胶囊可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治疗高脂血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上调肝SR-B1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绿茶抑制致癌物诱发小鼠前胃,食管肿瘤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日本绿茶产区静冈县中西部居民普遍饮用绿茶,该地区居民肿瘤死亡率,尤以胃癌明显低于日本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观察当地绿茶有无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静冈县新鲜茶叶,采摘后立即冷藏保存,用热水浸提,冷冻干燥制成粉状,产量为鲜茶的25%左右.实验动物用津白2号小鼠,雌性,20g左右.实验组先灌喂绿茶水提物(GTW)一周,每日一次,剂量为5mg/只,共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